出來的瞬間。華夏共和國的商會,開始收縮投資,甚至收縮了生產規模。首先感覺到的,就是因此遭到裁員的工人們,他們幾乎是第一時間,感受到了戰爭的陰影。
然後更多的是憤慨,對徐州軍政府的憤慨!幾乎不需要考慮,呂布肯定要沒收華夏共和國在這裡的所有投資,對戰爭期間的雙方,這種情況幾乎是必然的結果。
那問題來了,他們怎麼辦?更關鍵的是,他們並不想和華夏共和國交戰!
於是問題來了,呂布為什麼要和華夏共和國交戰?因為華夏共和國搶了軍政府的地盤,還是越境作戰屠殺了軍政府的百姓或者軍隊?
大義!這次戰爭呂布缺乏一個能夠讓人信服的大義!
在專門的人手進行輿論的引導下,大部分的徐州軍政府百姓,甚至是官員和士卒都開始清楚。呂布這次是發動侵略戰爭,而且完全是因為他自己的私慾,發動了這次戰爭!至於他們這些普通百姓的想法,根本就沒有去考慮!
這不對吧?他把我們當成了什麼?所以說我們就該如同以前一樣,被繼續壓迫和剝削,政府說些什麼,我們只能乖乖服從?!
不應該是這樣的吧?大家都是人,憑什麼要犧牲我們,自己卻享受著鮮血和戰火帶來的果實?說好的皿煮呢?說好的平等呢?!
不滿在發酵,不安在發酵,知識越多越反動,有些話其實還是很有道理的……(未完待續。)
第168章和平的演變
想當年,呂布的起家,似乎也是依靠暴力革命,對吧?
打土豪分田地,這個的確是非常快,但是失去了世家階級的鎮壓,百姓在獲得啟蒙後迅速上位。他們大部分人根本沒有接受過高等教育,不通禮儀的同時,也根本不懂得為國為民的大義,更多是不過是私慾罷了!
認為好的就贊成,認為侵害到自己利益的就想方設法去破壞!關鍵是他們本來就一無所未有,所以根本不需要有任何的顧慮!
世家和百姓的不同就是這裡,家族越大顧慮越大,百姓則根本不需要顧慮什麼。
就如同《隋唐演義》裡面就有句‘十八年後又是一條好漢’,在電視劇《水滸》裡面,那些所謂的梁山好漢,豁出去的時候何嘗不會說句‘頭砍下來碗大的疤’。
說到底就是豁出去了,反正已經沒什麼好失去了,根本沒什麼好顧慮的。
為何李煜要容許世家的存在,一則給了百姓一個參照的物件,讓他們什麼叫做高等社會,免得暴發戶氣質暴露無遺;二則也是藉助世家的力量,來制衡來自民間的力量。
呂布這邊只有純粹的民間力量,新的世家根本沒有形成,甚至就算有條件形成世家,不少身居高位的存在,也不敢和親戚們有太多的接觸,免得被當成世家給逮捕。
徐州軍政府裡面沒有世家,幾乎所有的世家都被消滅,最後甚至擴大到只要有大量的族人聚集到一起,都會被認為的世家的萌芽。若非陳斯極力控制打擊力度,說不得軍政府裡面的社會關係,會變得非常的單一,甚至親戚見面都得如同陌生人一樣。
祖祠不敢建立,祖墳也不敢建立,對於華夏民族來說,這到底是進步還是退步?這個誰知道?大部分的百姓只知道,這種政權太不人道,而且太不自由了!
世家的本質就是家族,人類只要繁衍就會有世家的出現,這是無可避免的結果!
軍政府的高壓,對民生和經濟的不重視已經使得不少百姓有了怨言。他們可不同於以前麻木不仁,就算心有怨言,也只會乖乖承受,直至承受不下去才會造反。
已經接受過啟蒙,甚至不少還進修過的百姓,開始組織起來進行遊行,號召軍政府停止軍事調動,全面發展民生和經濟。同時放棄對海軍的投入,減少科研和軍事的投入。
不少明眼人看得出來,軍政府之所以沒錢,主要是其潛力還沒有徹底發掘出來。畢竟如今的民生和經濟,主要是依靠華夏共和國的支援。只要給徐州軍政府十年的時間發展,僅僅依靠與華夏共和國和大漢共和國接壤這個優勢,就能夠透過貿易,源源不斷獲取利潤。
有了錢,自然可以投入到農業,和工業上面,科研經費和軍事經費,甚至教育和衛生經費都會寬裕起來。而如今的軍政府更像是一個賭徒,把絕多數的資源,甚至早期洗劫到的錢財,都投入到了軍事和科研上面,這樣的政府是不健康的!
這次遊行背後完全沒有華夏共和國的影子,畢竟這種幫助別人強大起來的動作,怎麼可能回去做?哪怕或許會引發呂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