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部分(2 / 4)

小說:三國之赤色黎明 作者:點絳唇

,這是墨門能一直傳承下去的關鍵。

“已經學會了不少新的技術,木材已經在兩年前開始準備,說真的最不缺的就是這玩意。現在要造船的話,應該已經不成問題,但他們要真正消化這些技術,並且加以改進,只怕還需要多造幾艘船才行。”林銘也沒辦法給予李煜肯定的回答。

海船不同於內河船,至少那些造船工匠以前從來沒有,真正意義上的造出海船。現階段他們的技術,基本上都是在書本上學習過來的技術,尚未有實踐的機會。

“海軍可是一個無底洞,別的不說,海船的建造就是一個耗費大量時間和成本的東西。本來以目前國情和華夏本土的情況,我們其實還沒有必要那麼快發展海軍這種燒錢大戶,但正所謂未雨綢繆,一支強大的海軍,能讓我們獲得更多的便利!”李煜鄭重的說道。

別的不說,有一支海軍能夠實施登陸作戰,不僅能夠輕鬆前往冀州、徐州、青州和幽州作戰,甚至能夠輕鬆登陸朝鮮半島和倭國進行侵……解放作戰。

華夏本土的金礦和銀礦大多都是深層礦,在地面的礦床其實不多,目前的技術而言,太深層的礦石還真不容易開採。但是在外國,尤其是倭國就有比較方便開採的銀礦和金礦,是故李煜也有考慮,甚至不遠處的夷州島,也有合適開採的金礦。

黃金和白銀開採量不足是個很嚴肅的問題,這也是東漢金銀沒辦法成為主流貨幣的原因。新幣目前的確已經發行,但發行量不足的問題也會隨著市場流通速度的提升,變得越來越嚴峻,未雨綢繆總是好的。

當然,發展海軍攻略沿海也是主要目標。現階段也就是嘗試著組建,李煜打算一下就上馬軟帆,這對水手的技術非常考驗。

為此他甚至在沿海推出了帆板運動,有很大一部分水軍,甚至已經開始透過這個,來尋找操作軟帆的感覺。以後再想辦法提升到小型帆船,最後才是遠航用帆船。

“但也請元首明白,就目前的投資而言,已經超越預算太多。”陪同在側的袁渙提醒道。

“那是因為還沒有收益,說起來,現階段其實可以先造點近海漁船,只要有漁獲並且獲得收益,造船廠還是穩賺不賠的。海魚也很好,沒有寄生蟲,可以安心吃魚膾了。”李煜卻不以為然。

“只是海魚同樣並不值錢!”袁渙抱怨道。

“那就做成肉鬆或魚乾,技術我可以出,那玩意好,保鮮輕便,完全能作為出口產品和軍需品。”李煜笑了笑,頓了頓,繼續說道,“還有蜆貝之類,常吃可以幫助頭腦智力發育。好好做宣傳,總能賣出個好價錢。”

“我們可以嘗試去宣傳一下。”袁渙聞言倒也沒有繼續糾纏這個問題。或者說此刻的他在考慮李煜所言是否屬實,是的話那最近的選單裡就新增點海魚。

他的幼子袁廠在內務部服役,正在上升期。年紀不大,偵查和審問的能力卻非常出色。不管是早期訓練他的墨門之人,還是現任的部長賈詡對他的評價都很高。

袁渙雖然並不希望兒子成為那種,只能在暗地活動的存在,但既然袁廠本人喜歡,又有這方面的天賦,袁渙就只能祝福他了。

“先讓船工慢慢練手便是,爭取在五年內造出近海船隻就好。十年內造出真正意義上的遠洋船隻就算很不錯了。不過士卒的操練,還有沿海帆板運動的宣傳也請抓緊,等時不我待的時候,才想著招兵就太晚了。”見袁渙沒有意見,李煜這才鄭重的說道。

“喏!”眾人紛紛回道。(未完待續。)

第133章漁業帶船業

第一艘真正的近海漁船,在一個月後順利完成,這種比小艇也大不到哪裡的小船,最多也就是在近海二百米範圍內活動的程度。

好在這個時代最不缺的就是海魚,沒有大型拖網漁船,哪怕是臨海地區也有不少魚獲。

大量的海魚打撈上船,然後迅速裝入了冰箱之中。當然這冰箱不是後世那種,純粹就是把冰塊放在箱子裡面,臨時用於保鮮的那種。至於冰塊如何獲得,只能說用硝石造冰這個把戲,李煜已經弄出來,並以此為藉口瘋狂先北方進口硝石。

大漢共和國,甚至是大漢帝國等勢力,還真以為李煜是為了享受才進口硝石的,倒也是瘋狂的出口,於是李煜就囤積了大量的硝石,這就給了後續火器戰做好了戰略儲備。

後來大漢帝國知道黑火藥的配方,這才禁止了硝石的出口,甚至還直接向大漢共和國進口硝石。後者依然充當著供貨商,樂此不彼,只以為周圍的這些勢力都已安於享樂。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