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部分(2 / 4)

小說:三國之赤色黎明 作者:點絳唇

注宣傳的事情,畢竟這關係到他能排程的最大黑科技程度。不過他身為元首,需要關注的事情太多,現階段最關注的,莫過於一件事情。

“鑄幣?雖然共和國已經建立,但鑄幣是不是還太早了點?”袁渙被李煜叫了過來,說起要鑄幣的事情。只是本人並不太贊成,在他看來這是李煜好大喜功的行為,與國無利。尤其聽說要鑄造金銀銅三種貨幣,更是覺得不能接受。

畢竟這年頭主要使用的貨幣就是五銖錢,金銀可以作為大宗買賣的結算貨幣,但金銀純度的要求,甚至是銀元寶的樣式和純度等幾乎還沒有形成。於是用貴金屬結算這點,爭議非常大,甚至還有赤金這種貨幣單位,說穿了就是黃銅。

“並不早,甚至有點急切!趁著貨幣的問題還沒有形成,我們應該未雨綢繆!”李煜卻是搖了搖頭,示意袁渙坐了下來。

“這倒是屬下知識淺薄了,還請元首賜教!”見李煜神色嚴肅,袁渙這才意識到情況沒那麼簡單。是故拱手告了聲罪,這才緩緩坐下,傾聽他打算說些什麼。

“賜教算不上,有些想法我說來,你覺得有必要,那麼我們就繼續討論出個章程。若有什麼不合實際的地方,也請大方指出來便是。

現階段共和國的確是由我乾綱獨斷,但總不能一直下去,以後自會組建人民代表大會,類似這種國家大事,還是大家一起坐下來好好商量商量才是。”李煜笑道。

袁渙沒想到李煜居然還有這打算,雖然話不能全信,不過若真的沒有這個想法,只怕對方也未必會當著他的面說出來,心中多少還是有了點期盼。

“好了,先不說我要鑄幣的主要原因。”李煜輕咳了一下,“曜卿覺得,如今這世道,有誰具有鑄幣的資格和權力,如今五銖錢的發行量又如何?持續這樣下去的話,會有什麼影響?”

李煜那麼一問,袁渙不免一愣,隨即回到:“百姓習慣五銖錢久矣,若用新錢難免不習慣。再則大漢本沒有金銀貨幣,若我國鑄造出來的金銀幣其他地方不認,那受損失的還是百姓和商人。至於五銖錢的數量多少,會造成怎麼樣的影響,臣知識淺薄,不敢妄言!”

“鑄造銅錢,每一枚銅錢都是全銅製造嗎?華夏的銅產量如何?”李煜再問。

“並非全銅製造,全銅的銅錢質地太軟,而且成本過高!至於銅產量,屬下不知……”袁渙只覺得自己有點慚愧,活了那麼久,卻除了經學和農學以外,對其他的都不懂。

“首先我要說明白的是,華夏的銅產量並不高,關鍵是有不少銅礦還沒有被發現並且開採出來。就算全部開採出來,產量也完全跟不上人口的增長和經濟的需要。

換言之,銅錢的鑄造數量有點低了。偏偏如今都大搞商業活動,大量的商品開始出現,但銅錢的數量卻跟不上,長此以往,你覺得會有什麼結果?”李煜問道。

“商品貶值!”袁渙首先想到了這個,商品多但五銖錢少,那麼商人想要把商品賣出去,唯一的辦法就是降價處理。

“不僅如此,銅錢不夠還有一系列的麻煩。人們手中的銅錢減少,但貨物的數量增多。你看到的是貨物貶值,但我看到的卻是稅務的流失。那些一直賠本下去的工廠,一旦承受不住,就有可能會倒閉,那麼就會造成一部分人失去工作。

這可不是一家兩家工廠的問題,比如說紡織廠,一旦紡織廠大量倒閉,那麼棉花就會賣不出去,棉農就有可能會血本無歸。

製作紡織機和配套裝置的木匠也有可能會被波及,造成一系列的破產和失業。大量的失業人群需要重新安置,但偏偏政府也因為這個問題,導致財政出現了問題,後續也會帶出一大堆的問題。

比如沒錢再繼續支付薪水給士卒,比如沒有多餘的錢財賑災或者發展教育。到頭來說不得社會會直接倒退會十年前的樣子,這是經濟社會的不好之處!”李煜嚴肅的說道。

“微臣慚愧,沒有想到那麼遠的問題。”袁渙的確是知錯了,他的思想到底是沒有跟上社會變化的步伐。

在過去,到底是農耕社會,士卒不需要支付薪水,只需要給他們一口飯吃就好。甚至只要把糧食種出來,基本上官員的俸祿和財政就充裕了。

再加上士卒其實都是一群炮灰,所以不需要那麼好的武器裝備,就算有也是給少數精英,是故又節省了一批錢。也幾乎沒有教育開支,沒有科研開支,總體來說以前大漢的財政開支,僅僅是共和國的三成左右。

是故就算不發展商業,也能夠維持國家的運轉。

但如今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