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打打醬油的存在。
為了更進一步,皇甫嵩不得不投靠閹黨,其實他心裡更清楚,閹黨的背後便是帝黨!
董卓也不過是良家子弟,雖然屢立戰功但出身問題使得他也不受待見。關鍵還是他長得有點兇悍難看,不符合主流的審美。
這年頭就是看臉的時代,甚至整個封建時代都***是看臉的時代,長得醜甚至都不給你去參加科考,若非有董太后這條線,只怕董卓要成為如今的河東太守一職也沒那麼容易。
皇甫嵩和董卓還好說,盧植和朱儁卻是牛脾氣上來了,說得冠冕堂皇的,其實本意就是:你不給我兵,不給我糧食,不給我錢和馬匹,不把以前禁錮的黨員放了,不為自己犯下的過錯道歉,我們還就不動了!就看別人把你的江山打沒了!
嗯,一番諫言差不多就是這個意思了……
無奈是朝臣似乎早有準備,紛紛勸諫,這個時候反對只怕是不可能了。國難當頭,就算是劉宏也不得不妥協,好在事已至此世家也不敢太放肆。
在劉宏許諾後,立刻高速運作起來。世家出人,劉宏出錢,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聚集了五萬新軍。再加上北軍五校,也有將近八萬可戰之軍!(未完待續。)
第4章征程的起點
任命盧植為北中郎將,任命朱儁為南中郎將,任命皇甫嵩為左中郎將,任命董卓為右中郎將;提拔李煜為討逆將軍,可自行擴軍到三萬規模。
這個任命讓世家和軍方有點不滿,要知道東漢是以左為上,右為下;南北更不必說,更在左右之後,其中以北為上,南為下。如此看來,盧植和朱儁的排名,更在董卓和皇甫嵩之後,這叫世家如何能滿意?
只是好在劉宏做出了補償,朱儁部允許有三千馬軍,而盧植更是統御北軍五校二萬五千人。反而皇甫嵩麾下幾乎都是步卒,董卓麾下有些私兵,但大多還是以步兵為主。
董卓如今尚未是涼州刺史,是故還沒有更多的財力去豢養更多的騎兵。麾下目前五百騎兵,都在他的私軍,已經快要耗光了他的儲蓄。
至於李煜的討逆將軍,大家直接無視。將軍的確難得,四鎮四徵姑且不說,左右前後四將也是一個蘿蔔一個坑。大漢有規矩,非軍功者不得為將,想要當將軍哪有那麼簡單。
討逆將軍,其實就是個雜號將軍,算是臨時工一樣的性質。能不能轉正也不得而知,關鍵是也不被軍方和官方認可,空有將軍之名卻沒有將軍的榮耀和地位,在大家眼中,若非李煜還是自治區主事,只怕寧可要這個南中郎將的職位,也不願意當什麼討逆將軍。
擴編三萬人才是實實在在的福利,如今國難當頭,世家們也不好反對劉宏的決定。
對於李煜來說,兵權才是重要的,名義什麼的根本不重要,大漢本來已經在分崩離析的邊緣,到了群雄割據之後一大堆的雜號將軍誰在乎過?手裡有兵有錢有糧就好!
詔書迅速發往自治區,至於何進表示讓吳越之地的守軍北上的請求,自然是駁回了。一則這些地方人口就不多,士卒也不多,同時受限於南方人的身材,根本不適合北上作戰。
為了確保無庾,劉宏甚至透過墨門的渠道,給李煜送去了詔書。
眼看國難當頭,王越自然不敢怠慢,火速派人把東西送出雒陽,直奔自治區而去。在三天之後,就送到了李煜手中。真正的詔書當然不可能送到那麼快,不過墨門使用了馴養的信鴿,寫:詔封李煜為討逆將軍,擴軍至三萬,即日北上討賊。
自從有了廉價的新紙後,信鴿的聯絡也變得普遍了起來,也能傳輸更多的資訊。信鴿在天上飛,是故能繞許多彎路,甚至能避免被黃巾軍攔截。
如此原本十幾天才能到達的詔書,在三天內就到了李煜手中。
此刻的李煜,也在等待黃巾起義的後續發展,甚至想要看看劉宏打算如何面對。得知這次黃巾起義的規模,居然遠勝歷史。關鍵是後續才會陸續起義的青州黃巾、白波黃巾、黑山黃巾、徐州黃巾和江夏黃巾,居然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跟著大部隊一起起義,這的確是出於他的預料。
江夏黃巾在趙慈的排程下,更是直接攻入了廬江郡。好在陸康聯合地方世家的力量,有效的守住了城池,只是地方卻是徹底糜爛。除了城池之外,請鄉里幾乎被洗劫一空,地方豪強地主幾乎被殺,要麼就是被裹挾到了黃巾軍部隊之中。
趙慈的部隊也從一開始的一萬人,提升到了三萬人,且越滾越大,有東進的傾向。
廬江的東邊便是丹楊郡,而且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