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吸取當地世家大戶的資金支援,更重要是人脈支援。
打那以後,樊家和趙家成為通家之好,要不然樊娟也不可能進入趙家族學學習。
這個年代計程車子,非常清高,趙家人請的第一個族學先生,那是花了大價錢的。
不是因為趙家沒有識字的人,而是需要像潁川書院一樣的名聲。
好在范陽張家和真定趙家,本身就有姻親關係,趙雲的母親就出自范陽張家。
在親情和金錢的雙重攻勢下,張家的學究張陽張耀陽終於來到趙家族學。
在那裡,趙雲和樊娟倒是經常見面,可惜趙家麒麟兒從來都只是默默讀書,不要說一個外姓的小丫頭,就是本家之人,也不咋搭理。
再說男學和女學雖然先生們有所重疊,日常學習的地方卻不在一處。
人就是這樣的,你越不搭理,對你感興趣的人就越往上湊。
一來二去,樊娟竟然對趙雲產生了一絲莫名的情愫。惜乎趙家麒麟兒始終就像一塊木頭,從來都不會對她有格外的待遇。
碰巧趙純早年搭上趙忠那條線,居然搖身一變,從一個破落戶,成了桂陽郡郡守。
回鄉掃墓的時候,其子過繼給趙忠的那位趙目,一眼就看上了在趙家族學的樊娟。
一聽說是外姓人,他當即請求父親去提親。樊娟也是苦於被趙雲冷落,在樊山徵求她意見的時候,毫不猶豫答應了。
但是,小丫頭想得太天真,趙雲對此一無所知,就是知道也不會在意,你愛和誰定親定親去,關我何事?
趙目雖然是趙純的親子,卻是趙忠的養子,他當然要跟著養父生活在京城雒陽。
京畿之地,勾欄瓦肆密佈,四叔趙延本身就是一個喜歡玩兒的人,經常帶著他出入各種風月場所,至於樊娟則被拋在腦後。
終於到了成家的年齡,趙忠準備給養子定親,才發現原來還有真定樊家這一出。
隨著年齡的增大,樊山對獨女的依戀更甚,捨不得女兒遠嫁。再加上此時的樊家,雖然稱不上富可敵國,卻也是常山國乃至冀州的大族。
看到父親本身就不想自己出嫁,心裡還對趙雲有一點企盼,樊娟毫不猶豫拒絕了。
人家趙目毫不在意,就是趙忠也看不上一個商賈之家,給養子定下了另一家書香門第。
趙雲這邊原本沒有媳婦,誰知一來就是兩個,先是天下知名的荀家女定親,隨後又傳來大儒之女蔡昭姬也是他未過門的妻子。
一來二去,樊娟就病倒了,如今簡直是人形骨立,把她的生父樊山急得跟什麼一樣,卻也不能怪罪趙家子。
“師弟,師兄知道你一向對娟兒很是喜愛。”趙雲聽完,眉頭舒展:“想不想和娟兒定下親事?放心,包在師兄身上!”
夏侯蘭性格本身不是很開朗,這段時間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