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京官主動要求下放到南方。
好訊息也不是沒有,那就是有名的“熊蠻子”熊廷弼終於被起用了。
熊蠻子的威名還是很管用的,當初女真人攻下開原、鐵嶺之後,朝廷一將熊蠻子派去東北,立刻穩定住了東北的局勢,女真人也是數年不敢南犯。
現在朝廷重新啟用熊蠻子,想必聽到熊蠻子那赫赫的威名,女真人應該也會膽怯幾分。
但是好訊息沒傳多久,熊蠻子和遼東巡撫王化貞不和的訊息又傳了過來。
熊蠻子堅持防守,按照他的三方佈置之策,廣寧應沿遼河廣築堡壘,以騎步正面迎擊女真人的進攻。
海上則在天津,登萊等地廣佈舟師,不停襲擾女真人沿海地區。
東則聯結朝鮮,側面配合,相倚聲勢;此為他的三方佈置之策。
但是朝廷新貴王化貞卻堅持進攻,現在各路大軍源源不斷地趕到廣寧,王化貞的底氣也越發充足起來。
他先是派步騎二萬守三岔河,沿河一字排開,每隔數十步,搭一窩棚,置軍六人。
同時他認為應提出向蒙古林丹汗借兵,如能從蒙古借兵四十萬,再加上以李永芳為內應,一旦大軍越過遼河,女真人一定會兵到自潰。
兩人因為政見不同在朝堂裡鬧得不可開交,熊蠻子本為遼東經略,理應節制遼東巡撫王化貞。
但是熊蠻子性子比較直,經常惡語傷人,很多朝中重臣都和他關係極為惡劣,在朝中人望極差,根本就沒多少人願意為他說話。
相反王化貞則不同,現在朝中各重要職位皆是被東林黨把持。
東林黨成員內閣首輔葉向高是其座師,兵部尚書張鶴鳴和熊蠻子關係極為惡劣,因此全力支援王化貞,但有奏請,無所不從,甚至還慫恿王化貞不受熊蠻子節制。
再加上據說閹黨和其關係也不錯,因此王化貞在朝中可謂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朝廷在廣寧的15萬大軍有14多萬全部在其手中,根中不聽熊蠻子的命令。
這就造成了遼東巡撫反而節制遼東經略的怪象。
熊蠻子之所以被稱為蠻子,當然也是脾氣暴躁之輩,受到如此侮辱當然是差點氣到發瘋。
於是熊蠻子和王化貞因為遼事不停地爭吵,你同意的我一定反對,你反對的我一定支援。
兩人都不是什麼心胸寬廣之輩,結果因為兩人的不和遼事被鬧得愈發不可開交。
最後在朝中諸公和皇帝的調解下,熊蠻子堂堂遼東經略竟然被調離了遼東。
對於經撫不合這件事,北京城的老百姓當然是知曉的。
大明的朝廷就像是四處漏風的破房,有什麼事情發生,北京城的老少爺們總是會第一時間知道。
自古以來,北京城的老少爺們最愛談的就是天下大事,因此個個指點江山,激揚文字,恨不能以身代之。
因此他們經常都是長吁短嘆,直呼大明朝的前景不妙。
但是就在這一天,北京城外一名騎兵忽然向城門狂奔而來。
守城計程車兵正打算攔住他,就在這個時候一句話語從他的嘴裡傳了過來。
“八百里加急!快閃開!擋我者死!”
聽到這裡,那些士兵連忙退了下來,同時命令那些進城的百姓和流民趕緊閃開,以免影響到這個報信的騎兵。
“邊關急報!鎮江堡大捷!”
就在進城的一刻,這個騎兵大聲喊道。
一聽到這裡,周圍的人們都沸騰起來。
“鎮江堡大捷?鎮江堡是哪裡?”
很快就有人問道。
很多人都回答不上這個問題,畢竟鎮江堡實在是偏僻了點。
而且這年頭資訊不發達,很多人連幾百裡外的地方都沒去過,更何況是數千裡外的遼東。
隨著這名騎兵的一路高喊,知道鎮江堡大捷的人越來越多。
越來越多的人們知道了這件事,北京城好歹也是人才濟濟,很快就有遼東北當過官的人告訴他們,鎮江堡是靠近鴨綠江的一個軍堡,本為抵禦倭寇所用。
這就讓很多人感到疑惑,這麼偏僻的地方怎麼會傳來捷報。
邊關戰事一向是人們熱衷於討論的事情,更何況是朝廷接連戰敗下打了一個大勝仗。
於是鎮江堡大捷就成了人們的熱點討論話題。
一些有些門路的紛紛派人打聽,朝會解散後,人們終於明白了這件事的來龍去脈。
練兵遊擊毛文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