廝殺聲響徹天地,劈砍聲震耳欲聾,劈殺之間楊彪似乎又找到了當年投軍報國時的雄心壯志,長劍在手,天下任走!禁軍人數雖少,卻也算是精銳,初時交手硬是憑藉一股銳氣將敵兵擋住。可是,空腹作戰絕難持久,體力與人數的劣勢很快顯現出來,以至於皇帝還未能走出半里!努力纏住敵人的楊彪悲哀的發現,一隊百餘人的兵卒已經向皇帝撤退的方向追去……此情此景,楊彪不禁仰天長嘆:“老天何其不公?何其不公!”
就在這時,皇帝欲進入躲避的密林中突然傳出吶喊之聲,震耳欲聾,似有千萬人之威!這一突劁故登時令混戰中的雙方同時傻了眼。
沒有任何旗號,沒有任何標誌,有的僅是一片烏七八糟雜色衣服的準兵卒。這夥兵丁人數不下三千,分成三股向混戰中的人包抄過去,包括那隊追趕皇帝的兵卒。所有人不明所以得看著。很快,喊殺聲停止了,宋果、楊彪率部與郭部曲對峙,而外圍又被別人包圍。西面,喊殺聲越來越近,透過淡淡的晨霧隱約可見正在渡河的郭軍卒以及奮力攔阻的楊奉部曲。
劉協驚恐的看著發生的一切,這時密林中傳出一陣稀疏聲響,又把眾人嚇了一跳!楊彪反應最快,對著樹林大喝道:“何人膽敢驚擾聖駕?還不速來領罪!”十餘名禁軍立刻湧上前來嚴密護住皇帝。
只見三名壯漢頂盔貫甲在百餘兵丁的擁簇下走出樹林,不待提問便依次跪倒叩拜道:“白波軍韓暹(李樂、胡才)叩見皇上!救駕來遲,還請皇上恕罪!”
' '
第六章 得償所願(3)
協圓瞪雙目,露出難以置信的神情。不遠處的楊彪竇叢生,只召喚聚攏部曲,一待事有變故,好立即營救皇上。剎那震驚之後,劉協立刻恢復鎮靜,努力保持著帝王威儀道:“爾等素在臨晉以北活動,為何千里迢迢跑來此地?救駕?郭也是打著這個口號,莫非爾等也欲效仿叛賊郭脅迫於朕?”責問之餘,劉協展露出來的帝皇權威著實令人心顫。
“草民萬萬不敢!我等雖曾作惡,但仍忠君愛國,不辭辛勞為朝廷拱衛北疆抵禦匈奴入侵。怎奈時過境遷,如今高徵北揮軍西進,絲毫不顧我等辛勞,硬將白波軍趕出故土,使白波軍報國無門。正於此時,有傳聞道皇上受奸臣脅迫,我等心中悲憤,故一致決定以孱弱之軀盡微薄之力,轉戰前來投效皇上!請皇上無論如何答允草民的忠君之心,白波軍雖已不如往昔,卻仍有數千之眾,定能保護皇上平安!”說完這一通,低著頭的三個人互相交換眼色,李樂、胡才紛紛報以讚賞的眼光。
聽聞此言,劉協長出口氣,無論韓暹所言真假,皇帝的威儀算是保住了。“唉!”劉協輕嘆一聲,傷感道:“不想大漢天下並非皆是叛逆之臣,也有卿等心繫朝廷之人。”說著露出和藹笑容,抬手道:“卿等忠君愛國何罪之有?快快平身,此地握,當速速擊退叛軍,而後再行封賞!”
韓暹卻紋絲不動。繼續叩拜道:“請皇上降旨,赦免白波軍以往過錯,如此草民才可無後顧之憂,奮力殺敵!”
劉協一怔,偷眼詢問楊彪,見其微微點頭,遂道:“往昔已逝,追之無益!朕便詔令天下知曉,白波軍忠君愛國。當為楷捻率,過往一切概不追究!”
“謝皇上龍恩!”三人齊聲大吼,隨即擁簇在旁的百餘兵士也興奮地山呼起來。
這一變故令遭到包圍的郭軍兵大驚失色,耳聽不虛。眼見亦識,這突然出現的白波軍不但不強擄皇帝,反而趁機邀功壞己軍好事。分處南北的兩名引軍校尉對望一眼後,立即下令向西突圍。企圖與郭匯合後再返身殺回。
誰知,楊彪老辣,見情勢微妙,心知赦免罪行不足以讓白波軍拼命。還必須付出更多代價!於是,立即向皇帝叩首道:“白波軍千里迢迢來此救駕,勞苦功高當予重賞!臣請皇上下旨№彰白波軍有鞏人!藉以激勵士氣奮勇殺敵!”
劉協何其聰睿。一聽便知是自己疏忽。當下立道:“楊卿所言甚合朕意。如此,朕賜封白波軍韓為宣威將軍、李樂為宣德將軍、胡才為蕩寇將軍∴者各自官升三級!自部將以下皆由三位將軍自定!”
三人大喜,再次叩拜。至於白波軍兵士也無不激動非常,身份地位的差距在古人心中有著根深蒂固的影響。賊與官勢不兩立,且無論到哪裡,賊永遠也無法獲得認可,一日為賊,終身為賊!還好有此天賜良機,使白波賊洗刷恥辱,換來新生,至少在面對徵北軍是也可以官軍自居!
“不,說不定,白波軍的地位比徵北軍還要高!”三人心中同時興奮的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