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部分(3 / 4)

小說:天烽 作者:低訴

海連山自打敗山南狗兒後,對權勢早已失去了興趣,便是這北島郡太守也是在甘寧及諸位部落酋長的苦求下才勉強答應的,“高將軍繆讚了,北島郡繁榮昌盛並非老夫之力,而是一位來自奉天政務院的年輕人辛苦締造的!自其來此後,丈量土地、劃分田產、推行法令、整頓綱紀,善待本地族人,廣納四方來客,更以耕、商入手,使北島郡迅速富足起來,百姓無不感恩戴德。”

高勇微驚,想不到此地竟有如此人才,“此人姓甚名誰?”

海連山滿眼讚賞道:“姓劉名放,字子棄,祖籍幽州郡!”

高勇印象中好像聽過這個名字,略微轉頭望向郭嘉。郭嘉上前一步低聲道:“漢廣陽順王子西鄉侯宏後也,據說與劉備還是遠親!荀大哥念其才仰眾,故而派往此地鍛鍊!”

高勇心下一頓,一絲詭異悄然升起,說不出的莫名感覺,令人很不舒服。

' '

第二章 備戰夷州(4)

用操練,只以適應南方氣候為主,雖然現在是十月中旬,南方的氣溫也開始下降,但比起北方的寒冷凜冽還是要溫和溼熱許多。高勇腦子中清楚地記得三國志中曹操率北兵貿然南下的下場,北兵不習水戰只是一個方面,主要的原因還是北兵不適應南方氣候,導致流行病爆發,引起戰力下降最終飲恨赤壁。故此,高勇吸取‘前人’教訓,此番南下的第一件事便是讓北兵適應當地氣候,生病在所難免,重要的是一點點摸索對應策略,積累經驗,為將來南下做好充足的前期準備。

四個陸軍師分佈在北島郡靠近東港的一片茂密森林裡,外表看不出任何異常,只有向內走入一二里地後,才能看到搭建的帳篷、平坦的校場以及縱橫聯絡的道路,若是把帳篷改做營房,這裡可稱得上是一座完美的訓練基地。

穿行其間,高勇微笑著不斷向兩邊的兵士噓寒問暖,詢問他們在這裡過得如何?還需要什麼?關切的溫暖融入每位戰士心中。這是後代千百年屢試不爽的穩固軍心、將士效命的好方法。遠離家鄉數千裡,身處陌生的環境,任何人都會感到一種無助的孤立,而這時,以領導者、長官的身份親入基層,詢問士兵疾苦,瞭解士兵心中所想,傾聽他們的心聲,即便此後不再做什麼,也能獲得士兵的忠誠。當然,高勇此舉除了這些原因外,更多的是發自內心,這與他來自未來的世界有很大關係。眾生平等,士兵也是人,也有自己的喜怒哀樂。在戰亂頻繁的漢末,僅有少數人能夠與士兵同甘苦,於是。任憑落敗潦倒,仍有兵士相隨。這個淺顯的道理春秋戰國時期便已提出,但真正能夠奉行的卻少之又少。徵北軍之所以全軍一心將士效命名聞天下,與高勇在玄郡初改軍制時的身體力行是分不開地。

看到初來夷州的四個陸軍師並未出現預想中的不適情況,高勇深感寬慰,懸著的心總算落下半分,“俊義,昨日聽你說會稽、交州的情況逐漸混亂。可知這種混亂因何而起?交州與揚州隔著千山萬水,交通極為不便,聯絡說不上緊密。我在幽州時尚未聽到那裡混亂,怎麼剛到夷州就變成這樣了呢?”

張頜微微一笑「眯起眼睛,起一根樹枝在地上畫出了揚州、交州的大致地圖,分析道:“屬下認為:交州局勢混亂與孫策攻入揚州有著必然的聯絡!”聽到他如此肯定,一旁的郭嘉不禁雙眼一亮。露出讚歎地神情。張蜃先點向豫章郡說道:“據潛藏的揚州的細作回報,孫策攻上大江南岸後,一邊與揚州軍對峙,一邊遣大將全力奪取豫章郡的大小縣鎮。並快速南下,大有席捲整個揚州南部地打算≮是,揚州牧劉除三番兩次派人前來邀請我軍增援外。還派人向交州求助。交州地廣人稀。漢人與本地山越族人雜居∴得益彰並無太多矛盾。交州刺史朱符於兩三年前病故,其後朝蛻遣張津為新任刺史。不想剛入交州即被部將區景斬殺,交州刺史由此空缺達半年之久。誰知,去年,荊州刺史劉表不知從哪裡得知蒼梧太守史璜身死,急忙派遣吳巨、賴恭代之。可是長安那邊不知誰和劉表不和,發來聖旨任命士為綏南中郎將,都督交州七郡。不過,士也並非凡輩,並未阻止吳巨接管蒼梧,由此得到了劉表的讚賞,暗通有無。”

高勇聞言微驚,以前雖知道士家控制交州多年,甚至成為了土皇帝,卻沒想到其中內情竟是這般,士與劉表勾結,底下必定簽有某種協定,怪不得劉表敢於集中主力與袁術硬抗,而不擔心身後遭襲!“士家在交州經營數代,威望早已深入民心,樹大根深在所難免。”

張頜嘆了口氣,感慨道:“豈止是根深蒂固?交州七郡,士家佔據其四,士領交趾太守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