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數萬勞動力得到解放後,一部份自主選擇改行進入製造業,還有一部分則在官府的組織下,先後投入到風車、水車的建設中去,按照地域的不同,充分發揮出自然資源優勢,以水力、風力帶動機械作業,對糧食進行初級加工。此外。官府還對家禽養殖進行政策鼓勵和指導,分別於青州、冀州、幽州選出六處地域進行家禽養殖集中,一方面增強管理,一方面對家禽糞便進行集中再利用。作為肥料返售農戶,形成良性迴圈。看到農戶收入增加,飲食結構改良,高勇對於未來的信心更足。
不過。信心歸信心,現實歸現實。記憶中94的大災始終在腦中縈繞揮之不去。為此,高勇一方面流官府增加糧食儲備,一方面攜手央行、商務部加大外州的糧食收購力度。特別是徐州、益州、荊州三地,凡來自北方地客商,無不將器物換成糧食帶回。以致往來夷州、幽州的貨船平均速度下降了三成。最後。迫不得已。政務院只好在夷州就地改擴建糧庫。
孩子滿月之後,高勇仍陪伴半月方才準備啟程趕赴長安。就在這時。旅順送來訊息,在馬鈞及其部屬加班加點的努力下,玄級的第二、第三艘戰艦相繼下水試航,並一次透過各種檢測,除各種主要指標均達到或者超過額定要求外,在速度上更是大大超過了旗艦奉天號!並且在改造時,按照高勇地建議,專門預留了奮武將軍炮位,以待該炮批次生產後列裝。得知此事,高勇大喜,雖然此時的玄級巡洋艦僅能算作最簡單的戰艦,與自己印象中的根本無法相比,但是它畢竟是現在世界上最先進地戰艦〈照排水量、速度、航程、裝甲程度,或許頂多劃為後時代的護衛艦一級。不過,高勇仍決定給與後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