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保持不變,軍級以上將臨時增設軍團,以機步軍為核心,輔以步兵軍及騎軍;如此一來,根據西域的特殊地形,西征軍將下轄兩個軍團,分別負責西域南北兩條線路的攻擊任務。目前初步決定,由第二機步軍(潘鳳)、第二騎軍(黃忠)、第十三軍(李承)以及若干暫編師組成第二軍團;由第一機步軍(魏明)、第四騎軍(徐榮)、第七騎軍(馬超)、第十軍(趙達)以及若干暫編師組成第一軍團。最後根據實際情況,決定增補近衛軍所轄各師。”賈詡一口氣講完,即便是熟知內容,仍難免心情激昂,西征終於要開始了
嚴肅慣了的高順亦露出欣慰的笑容,自豪道:“三十萬大軍,古今未有之壯舉,即便秦皇漢武也只能望洋興嘆”
眼見高順、賈詡的模樣,高勇猛然記起後世耳熟能詳的王昌齡《從軍行》中的一首: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當然,樓蘭的目標太小了,應當小改為:青海長雲暗雪山,步騎飛度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安息終不還不過,攻打安息至少要等到平定匈奴、鮮卑之後了。
其後,高勇就政務院的機構改進方案,先與賈詡、高順詳細商討。待中原戰事結束後,高勇就將督促政務院推進這一改進措施,以求適應時代變遷社會發展。東漢留下來的機構設定已經無法滿足需要,新增、裁撤、合併原有部門成為必經流程。由此,高勇計劃分兩步走,先將中央與地方的行政機構調整完畢,後逐步設立民間議政制度,將縣級主官民選與州級的諮議院、國家級的參議院納入監督體系,最終與督察院組成統治機構的三大支點。
雖然賈詡、高順對此並不是十分理解,但從高勇淺顯易懂的講解中,也能體會出三足鼎立的諸多優勢,至少是利大於弊。只是對於縣級主官民選仍保有懷疑態度,他們不認為這樣做會選出合適的官吏。不過,民選的縣令有著瞭解本地情況的優勢,這一點又是派駐官吏所無法比擬的。且這些民選縣令或為縣內名宿,或為能力服眾,對於錢財的渴求未必大過對名望的渴求,再加上鄉里鄉親、任期限制,也能減少他們貪腐的機率。
二十三日清晨,羅浚、董淮各率部隊沿著孺河、潘河追擊二百餘里,終於發現夏侯惇逃兵的蹤跡。晝夜兼程,考驗著雙方將士的耐力與忍受力。與高勇軍超強度的訓練相比,曹軍還有許多差距。同一時刻,二人做出了同樣的決斷,騎兵營全速追擊,想要拖住曹軍撤退的腳步。怎奈,夏侯惇、李典狠下心逃跑,根本不給騎兵纏住的機會。另一面,弋陽駐軍也調整方向,沿路殺奔酉陽,準備將曹操的勢力徹底踢出豫州。
“夏侯惇還真能逃,兩日走了四百餘里,絕對前無古人啊”樂進調侃道,邊說邊打量眼前的壽春城,“壽春自古以來都是中原重鎮,孫策也是花費許多氣力建造,卻還是便宜了我軍。估計最高興的還是陳群,不需要花錢翻建了”
郭嘉走上前拍了拍城牆,檢視一番牆磚壘砌的情況,輕嘆一聲:“唉,還是不合格啊這種土法修築的城牆承受不住巨石的轟擊,翻建是一定的,還要多出拆牆的工耗。樂將軍剛才的話還是別讓陳參贊聽到,否則非跟你拼命不可”
“哈哈”樂進聞言大笑起來,“你啊,伶牙俐齒。走,到城內歇歇,順便看看前方戰事進展情況。”
郭嘉拍掉手上的灰跡,仰望壽春城牆,“其實,壽春的城牆不修築也沒關係,地處中原,能夠打過來的敵人幾乎不存在。與其花費金錢修築城防,不如用在民生上更好。民心在,則城防在,誰來也攻不破。”
“你倒是與主公的想法一致。”樂進笑道,“快走吧,還有許多軍務需要處理呢。”
※※※※※※
陣前,曹仁仔細打量臨湖城。短短兩日,城牆已被加高至四丈,堪比壽春大城。城牆上滾木擂石遍佈,雖然看不到炮弩的身影,但沒人懷疑他會在最關鍵的時刻發出咆哮。黑鷹軍旗下,敵軍將士安靜的等待,刀槍林立、弓弩齊備,只待己軍攻殺。
“不好打,孔翔依舊部署的滴水不漏,且經過北疆一戰,似乎更加厲害。”夏侯淵輕聲說道,“看規模,他差不多把周圍的部曲都調了過來,死守臨湖,等於斷了我軍最快捷的道路,就算繞路也要兩天時間,相信張遼絕不會給的。剛才後衛稟報,張遼的騎兵又出現了。六個時辰,這是曹純給出的最長時間。我軍只能破釜沉舟奮力一搏”
曹仁呼吸一口廬江郡的空氣,沉聲道:“我一直在想,孫策軍會不會真心配合?如果我軍分兵,是不是機會更大?還有駐防合肥南部的岑壁會否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