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部分(3 / 4)

小說:天烽 作者:低訴

似乎察覺到了有人挑撥離間,開始吃聯合起來,並且逐漸壓低與我們的交易價格。,這還不算,處於中部偏西位置,有一個小部落叫做邪馬臺,乃是屬下暗中栽培牽制周圍部落的棋子,可他卻在一個月前被一股來路不明的傢伙給滅了!”

' '

天烽 作品相關

第三章 開創基業

光和四年(公元8年)十二月,剛剛抵達陽樂的高勇就遇到了荀、郭二人,並且由於高勇的一席話語而傾心結交。之後經過近半個月的相處,高勇越發的感覺到荀的大才和郭嘉的聰慧,並且從他們那裡瞭解許多的這個時代的情況~漢末年,全國共有十三個州,分別是:幽州、青州、冀州、徐州○州、幷州、司州、涼州、荊州、益州、豫州、揚州和交州∪其是軍事上,在東漢建立不久,就廢除了執掌地方兵權的郡國都尉,以後又罷輕車、騎士、材官及樓船士等,實際上取消了地方軍隊。在和平時期,少量維持地方治安的郡縣兵,由太守令長兼管,在某些沿邊地區則復設都尉或屬國都尉別領。總的來說,東漢時期地方軍隊的量比較弱小。這也是為什麼黃巾起義能夠迅速的爆發而無法短時間內鎮壓的原因。除此之外高勇還知道了其他諸如經濟、水利々業和文字等等各方面的知識,對於這個時代有了更進一步的瞭解。

荀也從高勇出知道了許多聞所未聞的事情∪如說農民爆發起義的根本原因在於土地兼併和人口過剩,選舉制度的優點,還有君主立憲制、國會制、參眾兩院制等等社會制度,特別是高勇提到三權分立以及他的諸多優點,令荀這個有著極深的保皇思想的人也產生了動搖。

相聚的時間永遠的短暫,十二月下旬,本打算在幽州與高勇一起度過新年的荀突然接到了家書。大意是讓他趕快回家,好能夠趕上來年開春的察舉,這樣才能夠讓家族擁有繼續的興旺的環境。父命難違,荀只好先趕回家向其家族的長輩進行說明。這一個月的薰陶讓荀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特別是思想上已經開始接受高勇許多現代思維,最明顯的就是荀跟高勇學來的口頭禪: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

終於離別的時刻還是到來了,在出發的那天,四個人都顯得有些難過。已經與郭嘉捻熟的蘇雪蓮哭得尤為傷心。一路上荀不斷的向高勇介紹此番回家的路線和沿途的風光美景直到城外分別的地方,荀開口道:“賢弟留步,此去多則四五月,少則一二月我定能夠趕回來。”高勇眼含熱淚緊握住荀的手說道:“敬候荀兄的佳音,相信荀兄回來的時候我也許已經是另一翻景象了。”“哈哈,這個我絕對相信,以賢弟之才絕非難事。”荀爽朗的說道。

這時郭嘉突然開口道:“高大哥你放心,就算那些人不讓,我也會想辦法回來。”

高勇點點頭,此刻他已經說出話來了於是荀與郭嘉不得不在這寒冷的冬季踏上歸家的路途。看著他們逐漸遠去的身影,高勇輕聲說道:“一路平安!”

荀二人的離去讓已經熟悉熱鬧的高勇和蘇雪蓮突然感到了不適應。住在已經由荀付好房租的房子內,高勇開始思索自己將要走的路,首先就是考慮如何建立自己的基業。當然了,高勇是現代人,沒有什麼輕商的思想,所以在綜合了各種條件之後,就決定從商業開始第一步。因為有了錢財才能夠有獨立的資本,特別是在這樣一個年代,有了錢可以直接從皇帝手中買到官位和爵位,這在中國歷史上是不多見的。

經過細緻調查,高勇發現這時代紙張已經開始普及,主要是蔡侯紙,也就是東漢尚方令蔡倫發明的。可是紙面比較粗糙,紙面明顯的發黃,雖然比照早期的紙張已經有了很大改進。此外這種紙的價格雖然很大眾化,卻因為產量的限制,無法滿足需求。

於是高勇看準了這裡面的商機,開動腦筋,思索著自己那個時代的紙是如何製造的,雖然無法達到現代紙張那樣的平滑度、厚度和亮白度,但是其質量應該會好過現在的蔡侯紙〈照這個思路,高勇根據記憶大體上寫出了紙張的原料、製作工藝、輔助材料、生產裝置等主要部分,特別是在提高亮白度和平滑度上,因為很好的平滑度和亮度是進行印刷的先決條件。為此畫了上百幅圖,並用荀留下來的銀兩買了座靠近河邊小作坊,在這個作坊裡,高勇閉門苦研,從原材料的漂白以及柔滑技術,到生產裝置的設計和改進∠竟高勇沒有參觀過造紙廠,他所知道的一切有關於造紙的知識都是來自書本,而現在就職能夠憑藉自己的能力相辦法將這些雜亂無章的事物組合起來。然而事情的發展並不像想象中的那樣,在起初的試製中出現了許多意想不到的情況原材料無法很好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