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瓚帶領萬餘軍兵進入山區,急行兩日後,行軍速度逐漸放慢∩於撤退匆忙,沒有帶上足夠食物,糧食已於昨日告罄,士兵飢餓難耐,艱難行走他們身後不斷出現遼東軍騎兵的身影,如鬼魅般一點點蠶食落在後方的步卒。
此時的公孫瓚騎在馬上又怒又氣,嚴綱不斷催促士兵加快行軍,公孫越帶領一千騎兵在前方開道。
公孫瓚看著灰濛濛的天空,心中空空蕩蕩。雖然不願承認,但卻已經是事實:自己已經失去了曾經擁有的一切,現在只能如喪家犬般灰溜溜的逃向未知的遠方,彷彿一切是那樣的突然。
從諸侯起兵討伐董卓到聯軍崩潰,再到現在被高勇打得大敗,公孫瓚也有了幾分後悔,要是將漁陽讓出,不給高勇進攻口實,以此換得幾年發展時間,也許就不會有如此大敗!
公孫瓚低頭沉思著各種可能性,這時前方探路的公孫越肩頭插著一支弩箭跑了回來,嘴裡大喊道:“大哥,前面發現遼東步兵,正向這邊包圍過來。”
公孫瓚看到公孫越的箭傷,安慰道:“沒有事的,那些肯定是探路的小股部隊。”隨即命令士兵佈置簡單防禦,原地休息,準備戰鬥。
不久,前方路口出現一杆黑鷹軍旗,旗下是一支千人步兵以及他們身後的弩兵,這些士兵在離公孫瓚軍防禦工事一箭之地站定,幾聲號響後迅速擺出戰鬥陣型。步兵和弩兵各自交叉站好,三矢弩箭亦上弦待發。
公孫瓚立於高處,看到黑鷹軍旗旁邊又出現了另一杆寫著‘黃’字的大旗,暗道:“原來是統領右北平和遼西軍馬的黃忠!”
嚴綱走上前來說道:“奇怪,黃忠不是在遼西駐防嗎?怎麼來到此處?”
公孫瓚合上雙目有些哀傷地說道:“怪不得一直得不到鄒丹的訊息,只怕……凶多吉少啊!黃忠軍馬肯定是由漁陽縣而來!”
這時後軍嘈雜混亂起來,公孫瓚急忙派人打探。不久得到回報:後方突然出現大量遼東軍騎兵,將後路徹底封死。”
公孫瓚呆望天空片刻,想起自己半生戎馬生涯,想起自己遠在徐州的親人……隨後公孫瓚找來一名心腹校尉低聲囑咐數句,這名校尉留著眼淚嗚咽著不住點頭,最後給公孫瓚跪拜才轉身離開。
公孫瓚猛吸口氣大聲說道:“我軍已無退路,只有拼死一戰或有重生之機!”隨後整理鎧甲,騎上自己心愛的白馬,帶領嚴綱、公孫越來到黃忠陣前。
黃忠帶領趙雲、太史慈走上前去,抱拳問道:“公孫別駕,一向可好?”
公孫瓚苦笑一聲,說道:“幸得高太守照顧,好得很那!”
黃忠當然明白他的意思,說道:“如今公孫別駕無路可逃,只有投降或者死戰兩條路!看在你身後勇敢士兵的份上,別駕選擇吧!”
公孫瓚回頭掃視跟隨自己多年計程車兵,喊道:“兄弟們跟了公孫瓚多年,一直沒有能過上好日子,如今瓚已無消。但你們可以再選擇一次!如果投降高勇瓚決不會怪你們,而且就本心來說,還是消你們跟隨高勇殺敗烏桓、匈奴,建立一番功業!高勇……是一個值得追隨的人!他不會埋沒你們的。”
聽到這臨終遺言,身後軍兵留下感動淚水,同聲應道:“誓死追隨將軍!”
熱血沸騰的吶喊讓公孫瓚萬分激動,熱淚滾滾落下:“好!不狼幽州男兒,二十年後還是條漢子!就讓我們來生在一起衝殺吧!”
“幽燕輕騎,天下無雙!百戰百勝,天下無敵!殺!”
在公孫瓚、嚴綱和公孫越的帶領下樞騎兵與步卒發起最後一次衝鋒!
黃忠也被對方視死如歸的精神感動,發令道:“手腳麻利點,讓勇士走得痛快些!步兵槍陣準備!弩兵十輪覆蓋射擊!標槍三十丈投擲!”
萬餘士兵在狹窄的谷地中向黃忠步兵槍陣衝了過去,頂著密集如蝗的箭矢,踏著剛剛死去的同伴屍身不萬前。每一批箭矢都會帶走許多戰士生命,每一批標槍都會奪走許多勇士靈魂。那些悍不畏死計程車兵們衝到步兵槍陣之前,用盡最後的量砍出此生最後一刀,然後便被戰槍刺透,倒在故鄉的土地上。
公孫瓚騎著白馬衝在最前,不斷用槍撥打著箭矢,帶領身後騎兵勇敢向前≠十丈的路程顯得如此漫長,每前進一步都會有數人中箭落馬。
突然公孫越慘叫一聲:“大哥,來生再……”
公孫瓚急忙回頭,僅看到公孫越的身體翻落馬下,迅速淹沒在衝鋒的馬蹄之中……公孫瓚怪吼一聲,加速向七十餘丈前的步兵槍陣衝去。
對面黃忠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