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主公抱有猜忌!”
“那又當如何?”
幕僚斬釘截鐵道:“調兵遣將拿下公孫瓚。主公可以邀其前來商議軍情為名,如其肯來,則趁機捉拿!如其不來則表明他已有叛意,主公立刻開啟南城門隨高勇一同攻打公孫瓚!”
劉虞點頭道:“就這麼辦!”
當劉虞積極準備捉拿公孫瓚時,公孫瓚也接到城外射進來的一封信。信上寫道公孫瓚的族弟公孫範在上谷廣寧被烏桓截擊,陷陣被殺。
公孫瓚看完後當即昏厥過去,公孫越亦咬牙切齒,雖然也有些懷疑但仍抑制不住內心強烈的復仇慾望。
不久,北門來報,公孫範的殘兵正在喊門。公孫瓚立刻前去,看到確實是公孫範的部曲其實是高勇故意放進來的,冒著被偷襲的握將他們放進城內∩他們口中才知道公孫範的詳細遭遇。
公孫範受命在廣寧嚴防烏桓藤部,由於兵力有限只能堅守。後來聽到公孫瓚被圍薊縣,即刻回兵援救,卻在半路遭遇烏桓騎兵偷襲。兩下殺在一起,公孫範軍兵不多,很快敗退下來。後被圍在一個山谷之中,拼死突圍時公孫範身中十餘箭當場陣亡,只有十幾人逃了回來。
公孫瓚聽到族弟的遭遇如此悽慘,當即失聲痛哭,不斷呼喊公孫範的名字,心中對劉虞的仇恨亦隨之膨脹。嚎哭許久,公孫瓚紅著雙眼狠狠道:“劉虞曾答應派出援軍,結果不見一兵一卒前來!也曾答應讓烏桓出兵,結果卻襲殺族弟!此仇不共戴天!”
這時,劉虞派來請公孫瓚。公孫瓚聽到劉虞急於邀請自己心下起疑,隨後一名軍兵跑進稟報劉虞部曲出現異動。公孫瓚旋即大怒:“立刻點齊軍馬隨我殺了劉虞老兒為範弟報仇!”
劉虞尚未佈置妥當,便接到公孫瓚率兵來攻的訊息,心中忐忑不安!雖然已經命令幾名校尉前去抵擋,卻仍然難以平息心中慌亂!只好一個人躲在屋內,祈求上天庇打敗公孫瓚。
可是劉虞手下軍兵多是徵召不到半年的新兵,缺少訓練也沒有參加過實戰。如果是裝腔作勢嚇慌毀姓倒還可以,可一旦真刀真槍的拼殺那便遠遠不及公孫瓚那些經驗豐富的老兵了。
劉虞軍兵的怒罵喊叫那叫一個響亮,可是真到交起手來便慘不忍睹!幾名校尉接連被斬殺後,這幫軍兵開始抵敵不住四散奔逃,幕僚也趁機躲進民宅!把守南門的軍兵看到公孫瓚兵卒如此厲害,不等劉虞命令爭相開啟南門跑出城外向遼東軍投降!
公孫瓚迅速擊潰城內的劉虞軍後,在劉虞府內一路砍殺直到劉虞所在屋內。提劍踹門而入,只見劉虞正被自己士兵包圍,公孫瓚怒瞪雙眼罵道:“劉虞老兒,瓚曾真心向你求救,結果你不但沒有派出一兵一卒,反引來烏桓雜畜害死兄弟,此仇不共戴天!”
劉虞此刻心知大勢已去,面容平和的看著公孫瓚道:“公孫別駕,虞卻曾真心助你抵禦高勇,怎奈你我都不是他的對手!他只用幾句話便讓你我自相殘殺!哎,天意啊!跟你打吧打不過,出城向高勇乞命又不甘心!唉,虞只好先到下邊等著你了!”說完突然抽出一把匕首刺向心口,簾氣絕身亡。
公孫瓚仰天大笑,留著眼淚喊道:“範弟哥哥為你報仇了!”
一名軍兵滿身血跡急奔進來喊道:“報將軍!劉虞軍兵開啟南門和西門投降遼東軍。我軍晚到一步,現正與敵接戰!遼東軍步兵正向這邊殺來。”
公孫瓚雖曾預想到劉虞軍兵會開城投降,卻沒有想到這麼快,立刻大罵:“他孃的又晚了一步!傳令下去:死守北門,部隊從那裡撤退!快!”
北門守將嚴綱發現西門和南門皆被遼東軍控制,其主力正在集結並向東門和北門殺來≮是立即命令士卒在北門附近設定障礙構築簡易工事,一邊用弓箭壓住陣腳阻擋遼東軍進攻,一邊等待公孫瓚撤回。
高勇在城外看到劉虞軍開城投降城內亂作一片,知道公孫瓚和劉虞已經開始互相攻擊≮是立刻命令佔領西門和南門,並迅速攻向另外兩門‖時在北門和東門外佈置弓弩兵和龍騎兵,準備在公孫瓚逃出後進行射殺。
公孫瓚翻身上馬待要離開,卻聽到遠處傳來一聲暴喝:“公孫小兒妄殺州牧,還不快快下馬受降!”公孫瓚定睛一看原來是自己最恨的人張遼!心頭怒起,旋即便要舉槍迎戰。
這時公孫越趕了過來拉住公孫瓚吼道:“大哥快走,東門已經失守,此地不宜久留!”
公孫瓚望著急奔而來的張遼喊道:“張遼!你我之仇來日再報!”言罷留下百十人阻擊,自己投奔北門而去。
張遼追上前去揮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