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防線向北推延五百里至六百里!仿照遼西草原模式,修建直道,構築城池要塞!既然腳步踏出去了,就要一步一個腳印,穩紮穩打步步為營!趙諮、司馬朗,你二人立即聯合政務院著手實施。此役繳獲的八萬餘匹戰馬正好可以組建一個龍騎軍和一支中等規模的運輸隊,將之佈置在北疆防線上,震懾殘存的鮮卑匈奴。”
賈詡笑嘻嘻的看著戰報,說道:“組建龍騎軍和運輸車隊後,事的戰馬可以運往西涼。補充進第七龍騎軍。如此一來,半年之後,督軍府將轄有八個龍騎軍,超過二十萬騎兵,即便右匈奴、中部鮮卑也得老老實實的給咱們臥著!”說到這,賈詡眼露寒光,“慕容部落聰明的話,就好吃好喝照顧馮玉,但凡受到一點傷害……主公……”
“還用說嗎?拼盡全力也要將中部鮮卑徹底抹殺,凡我中華天威者,雖遠必誅!”
是日,恢復平靜的沮陽戰場上,一隊隊匈奴、鮮卑降兵被捆綁整齊徒步趕往薊縣,一來要參加盛大的慶典,二來要經過篩選分配,發往各地修築道路城池。至於幾大首腦,但凡活著的先被送往薊縣,待慶典結束之後再扔回奉天。高勇連面都懶得見,先關他們一年半載再說。
其後,高勇與一眾官員返回薊縣,準備主持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慶典。幾日內,薊縣城裝扮一新,綵帶彩旗飄揚,百姓載歌載舞,鄉紳代表、工農商會代表以及名宿大儒齊聚;管寧、國淵、邴元等人和提前趕到的各部主官齊至;還有各地百姓紛紛趕來,以致客運線路第一次出現一票難求的景象!當然,更多的人選擇了自行駕車前來,一時間,各大幹道車水馬龍。特別是老人,無不淚溼衣襟,日盼夜盼,整整幾代人過去了,想不到行將就木之齡,竟然趕上了如此百年未遇之大捷!無論身體如何,都要親眼看看匈奴、鮮卑俘虜,十二萬阿,該是何等壯觀!
與此同時,近衛機步師全面接管薊縣防務,典韋、許褚在賈詡的嚴令下,始終伴隨高勇左右。趁著短暫時光,高勇的幾位夫人也攜帶兒女抵達,一家齊聚其樂融融。其間,高勇接見各地民眾代表,詢問治政、工農等諸多方面,拉近彼此感情。原本忐忑不安的各階層代表,在高勇爽朗笑聲的感染下,紛紛講出心裡話。列席旁聽的陳群、許攸、趙勝諸人獲益匪淺,許多醞釀中的新政也拿出來與眾人探討。
高勇見此情景靈機一動,悄聲與身旁的管寧、沮授道:“二公,勇突然發覺此種談論乃是政通人和的關鍵,只有上下暢通、瞭解彼此,才能使律法符合實際,才能使百姓得到真切好處。倘若此法得以定期舉行,豈不是一種很好的溝通手段,不但能給予各階層百姓更多的話語權,還能督促官吏自省,一舉兩得!”
“主公所言甚是!”管寧讚道,“此法有百利而無一害,可定為長策。不過,選拔代表卻要慎之又慎,使之能夠真正代表絕大多數人的利益。”
“管公目光如炬,授亦有此想法。可定為每年召開一次,各州郡縣普選出代表共赴奉天。”沮授手捋鬚髯道。
高勇點點頭,腦海中想起後世獨有的政治協商會議,與此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好,會後諸公集思廣益,正式設立這一形式,以求及時修正各種政策律法。”
正在此時,郭嘉出現在側門,笑嘻嘻的向高勇晃了晃手中的戰報。高勇努努嘴,笑道:“奉孝又帶來好訊息了!前日,太史慈部已然深入左匈奴四百餘里,長途奔襲中拔掉匈奴三十餘個部落,俘虜近萬人。徐榮也收穫頗豐,戰果與之相仿。至於張飛和呂布……如若勇猜測不錯,此封一定是他們二人的戰果!”
' '
第二章 固本培元(13)
“全體聽令:跑步前進。設定隔離帶!”伴隨軍官一聲令下,近衛機步師四千將士齊刷塑動起來,沿著薊縣城內橫穿南北的主幹道,每隔一步站立一人,士兵立定後迅速轉身,盾牌護前,戰刀在手,靜靜的佇立。轉瞬之間,主幹道隔離出來。眼見於此,圍觀百姓無不翹首以盼,等待著俘虜入城儀式開始。
押送俘虜遊街示眾,乃是自古以來便存在的傳統,它可以激勵士氣、振奮人心、凝聚意志,是彰顯武力的不二法門。每逢大捷,都要舉行一次,遊街也罷,獻俘也罷,都是確立權威△立威嚴的方法。
高勇端坐在臨時搭建的閱臺之上,前方是薊縣城中廣場,各地匯聚而來的百姓黑壓壓的站立四周,盡皆屏氣凝神。一雙雙眼頸而望向閱臺,時而望向北街〗軍府、政務院眾位官員列座高勇兩側,或低聲談論,或舉目遠眺。如此事,實乃百年難遇。十餘萬俘虜,想想都讓人興奮。陳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