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較於何儀夾縫中求生存的簡單想法,張燕思考的更多更遠。首先是立足,看目前局勢應無大礙,除非高勇下定決心強攻,否則曹操、劉表誰也不會搶先進攻;其次是糧草、兵員,有太平道基礎,也不算問題;再次。也是最關鍵的。權力劃分!當聽到何儀允諾自己可獨率一軍阻擊比陽地高勇軍時,張燕心動了。雖然數次敗於高勇軍手中。但是經驗也學到了不少。*單論對高勇軍地瞭解,整個中原恐怕沒有人能超過自己⌒了兵馬。再想方設法搞下三五座城池,利用三大勢力博弈,生存發展的機會相當之大!
這一刻,張燕彷彿突然開了竅,看到了一幅壯美地情景。“荊南四郡真能配合起事?”
何儀拍胸脯道:“放心,只要汝南揭竿而起,荊南頂多半
張燕緩緩點頭,又問:“你們有沒有應對曹操進攻地準備?闕陵地處汝南西部,適合起事,卻難以持久,起義之後必然要擴大地盤,增強量。西邊宛縣肯定不能去碰,南邊要等到荊南四郡起事之後才能下手,如此只事汝南北部和東部〈理說,袁術暫時無法調兵圍剿。可是,我有種預感,咱們能看到地機會,曹操沒理由放過。換句話講,他出兵汝南的機率相當之高,說不定此時已經在調兵遣將了!”
何儀聞言怔住了,“不太可能吧,曹操就不怕高勇攻打兗州?”
“怕,當然怕!可越是害怕,越要先行攻下汝南!只有這樣才能聯合荊州共抗高勇!”張燕眯起眼睛冷靜的分析道,“宛縣、穎川、陳留,看似隨意,實則皆為妙招。你來看!”說著,指尖蘸水畫出一幅草圖,“宛縣威懾新野,新野破,襄陽危!穎川易守難攻,卻又能威脅整個豫州,向東陳縣℃國、梁國一馬平川,極其適合高勇騎兵作戰,向南,汝南、譙郡,又是高勇軍步兵的天下;只有把汝南作為戰場,曹操才會有相對穩固的譙郡和沛國濟陰郡,如我所料不錯,曹操也不會佈置重兵,那裡也與汝南一樣作為戰場!將來若發生中原大戰,必起於上述兩地!當然,若是徐州也落入高勇手中,那麼曹操就只有渡江南下一途了!”
何儀面色微變,“形勢沒有這麼悲觀吧!”
張燕冷笑道:“跟高勇作對手,就要儘可能悲觀,儘可能地往壞處想。因為高勇的勢力太強大了,單個人迎上去無異於螳臂當車。故此,我才建議向南發展,最好能與荊南黃巾連成一片。再不濟,也要想辦法南移,江北遲早落入高勇手中,早走早逃生,晚了就只能步上天公將軍的後塵了!”
聽到這些話,何儀地臉色已經微微發白了,“嗯,此事我在想想,幸好有張將軍,否則真要出大事啊!”
張燕嘿嘿笑道:“義旗是要舉的,時機也剛好,關鍵在於舉旗之後何去何從?必須提前謀劃!”
“好,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何儀受教了,現在立即聯絡其他人,必拿出一份合適地計劃!”最後囑咐幾句,何儀便迫不及待的離開了。
回屋後,張燕冷哼道:“幾句話就把你們嚇住了,這點水平還想起事?”
二十三日午時,冤句、濟陽之間的官道上,一支綿延十餘里,人數約五千的隊伍正在炎炎烈日下緩慢行進。校尉李鄒也想快,不停催促。怎奈士卒狂奔了大半夜,早飯也是路上解決的,結果天氣熱起來後,乒的身體再也堅持不住,原本密集緊湊的隊伍逐漸拉長。李鄒氣的牙癢癢,卻始終無計可施。這些兵是最後的機動量,絕不容有絲毫失誤。“傳令各部,在前面林中休息一個時辰,然後全速前進,天黑前必須進入濟陽城!”
一路行來還算平靜,雖然高勇發兵,但平丘、雍丘尚無訊息傳來,說明二城仍為己軍掌握。故此,李鄒在加速行軍的同時放鬆了警戒,斥候只在隊伍前後打轉,負責清理道路、驅散閒雜人等。
“李校尉,斥候在前方林中發現騎兵停留地痕跡,初步判斷約在千騎上下!”
“千騎?除了痕跡還有其他嗎?”李鄒心底一顫,這不是個好兆頭。自己主公手下只有三千騎兵,大戰在即,絕不會輕易分兵跑到濟陽溜達。那麼可能地情形只有一種——高勇軍的龍騎兵滲透進來了!
“尚未發現!”
李鄒強行讓自己平靜下來,“命令斥候再探!”言罷尋來副將吩咐道:“立即命令各部曲聚攏休息,並且提高戒備,發現異常立即退入林中躲避!”
“遵令!”副將立即安排去了。
此時,李鄒才又坐回地上,一邊啃著肉乾,一邊思索,“難道平丘出事了?還是說這只是高勇派出來襲擾敵人後路地偏兵?既然是偏兵,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