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童試足足考了四十年也沒有考上!
這可是一名權威的老童生,他的身邊圍滿了人,大多都是向他討教這些年童試都考了什麼。
也有人對這位馮進表示不屑:“考了這麼多年都沒考上秀才,還好意思?換做我,早就一頭撞死得了。”
正所謂文人多互輕,凡是讀書人,大多都眼高於頂。
就在這時,不知道誰發現了劉旭的到來,在人群高呼一聲:“哎?那不是劉英雄麼?他也來參加童試?”
這句話一說,這縣衙門口的一千多人都齊唰唰的看向了剛到的劉旭。
“聽說劉英雄武功了得,沒想到居然還有學問?哈哈哈!”
“你們弄錯了吧,劉英雄不是衙門裡的巡檢老爺麼,怎麼可能會是來報名的?”
“拿刀劍的手應該拿不慣筆桿子吧,劉英雄天生神力,說不定輕輕一碰,筆桿子就斷了!哈哈哈!”……
和平日裡那些百姓發自內心的讚揚不同,這些書生的話都是明嘲暗諷,表面上是在說劉旭武功了得,實際上是在說:
我們讀書人乾的事情,你一個魯莽武夫跑來瞎摻合什麼?還來參加童試?真當你打架厲害,就能寫出好的文章?不要讓人笑掉大牙了!快回去好好練武吧!
劉旭眉頭一皺,看來這些文人不僅自視清高,而且還十分酸臭。
他一個楚陽縣的英雄,被大將軍瞧不起就算了,此時居然還被這些讀書人瞧不起,這麼一來,劉旭可就忍不了了。
一旁的李芷青拉了一下劉旭,示意劉旭冷靜,跟這些窮酸書生有什麼好較勁的。
劉旭望了一眼人群中笑得最歡的那個青年,暗暗記在了心中。
那個人名叫葉寅,是楚陽縣乃至整個江梅郡聞名的才子,據說此人一向不屑功名,而這次參加童考小試,是為了傳說中的‘連中三元’!
所謂連中三元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它是指鄉試、會試、殿試都取得第一的成績,自大周開國一千年以來,只有兩個人完成了這一壯舉,其中一位就是五百年前不醉仙人李太青。
就在這個時候,縣衙門大開,傳話官大吼一聲:報名開始,請諸位有序排隊!
頓時,這些學子按照之前先來後到的順序站好了。
“不好意思,借過一下。”劉旭一把抓住了李芷青的手,拽著她往縣衙門口擠。
“看到沒有,我就說了,人家劉英雄是進縣衙辦公差的!哈哈哈!”站在隊伍前面的葉寅笑道。
頓時,眾人一片鬨笑。
他們確實看不起武者,他們認為,劉旭扳倒縣令的事情完全就是胡來,換作他們,定會寫一番激昂的言辭送至江梅郡或者是州府,到時候說不定還能得到朝廷的賞識,直接封官賜爵!
但唯獨有一人沒笑,那個人就是老童生馮進,此時他肅然的看著劉旭,眼神中充滿了發自內心的敬佩。
他聽人說,劉旭曾在剿匪大營說過這樣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