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代表我們蒙古還要臣服在他們大明的腳下!以王所見,如果大明肯分割土地給蒙古,那一切都好談,如果不行,那也就沒有談下去的必要了!”
打仗嘛,不外乎就是金錢,土地,美女。而一旦有了土地,其他的也就什麼都好了。
蒙古出兵的初衷固然是想要打通與大明之間的貿易市場,可是人畢竟是有yù望的,一旦覺得目的快要達到的時候,自然而然的就會有了新的想法。
而這一刻阿拉爾站出來話卻沒有得到俺答汗的呵斥,彷彿他也在這個觀點上表示認同。
可是安波爾沁卻是有些不樂意的樣子,於是立即看著阿拉爾道:“王兄,這件事可以慢慢談,不必把話的如此絕對,萬事以和為貴不是很好嗎?”
安波爾沁自就在大明生活,其原因就是因為不喜歡戰爭,這一點倒是與正堯完全的一致。
其實當時離開蒙古到大明的時候,俺答汗根本還沒有把蒙古統一,為了實現他的統一大業,安波爾沁與雅蘭、溫香玉苑的老鴇秋娘一起離開了蒙古去大明他也沒有多做阻攔。
也因為在安寧的歲月中生活久了,而且安波爾沁也是一個溫柔善良的女子,在面臨戰亂的時候,她還是打心底裡不贊同。
萬事以和為貴,何必動刀動槍呢?
聞聽安波爾沁所言,正堯卻是不由地微微一笑,朝著安波爾沁肯定的點了點頭,似乎在對安波爾沁進行讚美表揚。
但是阿拉爾卻根本聽不進去的瞪了安波爾沁一眼,旋即道:“爾沁你是一個女兒家,這等國家大事你不懂就不要插嘴了!我們蒙古常年被大明乒著,總不能夠一輩子這樣抬不起頭吧!
大明雖然人多地,但是交起手來,我們蒙古也未必會輸給他們,別忘了,之前在大同和土木堡的戰鬥,我們蒙古大軍可是獲得了勝利的!”
似乎感到戰場上那種所向披靡的氣氛場景,話的時候,阿拉爾也不禁來了jīng神,整個人容光煥發一般,那樣的氣勢磅礴,那樣的鏗鏘有力。
聞聽阿拉爾所言之後,正堯卻是立即站起身來,眼中卻是不屑的看了看阿拉爾,旋即笑道:“哈哈!不可否認,當年的土木堡之變是蒙古(也是瓦刺)打得最為漂亮的一戰,這也使得大明的紫禁城也差點淪陷,這一點阿拉爾親王你的一點沒錯。
只是阿拉爾親王你卻不知道,當時我大明那被三萬蒙古兵(瓦刺)全殲的五十萬大軍其實是由一個什麼都不懂的太監王振所帶領的,根本就沒有什麼技戰術的安排佈置,所以打敗仗也是可以接受的。
而如果蒙古在敢進一步的話,南方調派過來的jīng銳之師定然會如期而至,屆時別三萬蒙古兵,就是三十萬照樣只有落荒而逃的份!
畢竟當時的我大明軍隊大多數都在地方,一時之間很難將所有的軍隊兵力召集在一起。
至於後來不久前所發生的蒙古兵進犯我大同一事,其實究其原因也很顯然,除了我守城士兵驕奢yín逸,心應戰之外,最重要的還是因為官員被人收買,與你們蒙古人暗中勾結在了一起才導致的這一結果。
所幸的是,這件事並沒有持續多久蒙古兵就自動撤離了。畢竟其他地方有援軍趕到,如果正面抗衡,很有可能被關上門來打,屆時不全軍覆沒那才叫奇蹟!
所以,我不反對阿拉爾親王你所的大明可能在某些時候某些場合會吃一點虧,但是我可以肯定的訴你,一旦蒙古與大明正式開戰,相信蒙古所受到的影響和損失絕對遠遠比大明的大!”
一語擊出,正堯毫不示弱的樣子,與阿拉爾儼然就是尖刺對針芒,半斤又八兩。
從來沒有想過正堯會對這些事情如此的瞭解,更加沒有想過他竟然對那些過往乃至剛不久所發生的戰事他也能夠給出自己的觀點與看法,如果這個時候正堯是一個謀略家,軍事家,相信還真的有人會相信!
須知正堯從來都不喜歡戰爭的,從來都是反對戰爭打仗的!對安南是這樣,對蒙古還是這樣!就是那幫葡萄牙人在壕鏡澳上面殺傷搶掠幹了那麼多壞事,正堯也從來沒有想過硬要用武力來解決這些問題!
因為在正堯的心目中,永遠都只有一個字仁!
仁者敵,這句話論是他前世的父母還是今世的父親李乘風都是這樣對他的。
做人要仁愛,要仁慈,要有仁心,這樣才活的充實,這樣才有意義,這樣才能夠造福眾生。
“是驢是馬,拉出來溜溜就知道,你以為你在這裡胡言亂語,裝腔作勢我們蒙古就會怕了你們大明嗎?別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