夠知道是誰謀害李妃,也由此可以肯定是誰在暗中與蒙古一方有勾結。
“雖然我並不知道‘西域一點紅’是怎樣配製出來的,但是從兩次見到中毒者身上出現的‘西域一點紅’之毒與在中所看到的一些介紹,很明顯,裡面最主要的成分就是這種‘蒾莧草’!”袁海雲十分肯定的道。
“那你在看看這個。”
著,正堯又從懷中取出了從李妃寢宮帶來的胭脂盒,然後將裡面的紅紙遞給了袁海雲。
雖然袁海雲對女兒家的東西不怎麼了解。但是他一看還是知道那就是女子用來打扮的胭脂口紅,接過來細細打量一番之後,袁海雲看著正堯問道:“這張紅紙有問題?”
正堯點頭,道:“嗯。據李妃死之前的夜裡,就是塗抹了紅紙上面的紅sè物質,然後不多時就香消玉殞。”
很明顯,已經到了這個份上,由不得正堯不去懷疑這所謂的口紅有問題。
一般來,從藥裡面下毒那是絕對不可能辦到的。其一,下毒在藥裡面,一旦得手,那凡是接觸過藥的人都有嫌疑,最終兇手也會被抓起來。遇到嘉靖之前那樣的做法,一樣會死,兇手不會這麼蠢;其二,且不事發之後被抓,就是能否成功,也是未知之數。畢竟皇妃娘娘鳳體一般人是不可以接觸到的,就是給她吃東西,喂藥,也會有人提前試吃,確定問題之後才會交到皇妃的手中。
有此兩點。正堯便斷定,兇手若是有預謀的話,那絕對不會在藥裡面下毒。
但是,在李妃最後服用過的碗中,確實又發現了殘餘的‘西域一點紅’之毒。這又當做何解釋呢?
這不禁讓正堯想到了另外的一種可能:間接下毒。
所謂的間接下毒,其實很簡單。就是不用正常手段去下毒,而是採用迂迴的手法,事先悄悄給對方下一種毒藥的成分,而這種毒藥的成分要保證是沒有毒的,待此人服下或者間接服下之後,再用將另外一部分成分新增進去,就這麼神不知鬼不覺,下了毒,殺了人,安然離開也沒人知道。
而正堯認為的間接有毒物質便是一罈香爐,一張紅紙。
“紅紙上面看上去並沒有什麼奇特的地方,但是如果將其打溼,不定就能夠發現什麼。不過我們得心,還是先將香爐收起來。”袁海雲著便將香爐遞給了正堯,而他自己則是彎下身子,將地上碗中所剩餘的酒往紅紙上面滴去。
正堯收回香爐之後,便跟著蹲了下來,也恰好將袁海雲給遮住,這讓背後的孔庚依舊看不見兩人在做什麼,聽不見兩人在什麼。
“快看!有變化了,有變化了!”袁海雲突然緊張的道。
只見在滴完兩滴酒在紅紙上面之後,那紅紙竟然赫然的發生了變化,明明紅透一片的紅紙,竟然漸漸地開始發紫,繼而變綠……
這是什麼情況!
李妃娘娘所用的口紅竟然會因為遇酒而發生顏sè變化,這是怎樣的一種異象?若是李妃見到了此種情況,她還敢繼續用這口紅嗎?
“這是什麼現象?物理變化還是化學反應?”正堯的腦子頓時一片茫然,不禁暗歎自己的物理化學學的不夠好,不然這個時候一定能夠派上用場。
不過在腦子裡頓了幾秒之後,正堯還是問向了袁海雲:“這是怎麼回事?為什麼會發生這種變化?”
“現在已經很明確了,正堯,我可以訴你,這紅紙上面就含有研製‘西域一點紅’的物質,而送這胭脂給李妃的人很有可能就是背後的兇手!不出意外,那個香爐,也一併是此人送到李妃寢宮的!”袁海雲再次嚴肅的道。
當真是處心積慮,之前任誰都未曾想到,原來所謂的“西域一點紅”竟然是這麼得來的。
這個時候,正堯不禁沉思起來,似乎對於這個幕後真兇,已然有了些眉目。(未完待續。。)
第十二章 西宮深院夜起火
落rì黃昏,夜幕將至。
正堯在天牢之中又向孔庚問了幾個問題之後,最終還是離開了天牢。袁海雲的表情依然,一點也沒有受到委屈或者因被關押天牢而有絲毫的抱怨之意,看來他真的如正堯所的一樣,成長了。
孔庚依舊對著門口大吵大鬧,喋喋不休,可是始終濟於事,正堯轉身離去之後,只留下“啪”一道關門聲,孔庚不得不再次鬱郁的閉上了嘴。
出了大牢,在門口與獄卒交涉了一番,示意對待袁海雲等人儘量的好點,正堯便往蜀州會館而回。正堯自然也明白,現在論做什麼都需要關係,不然的話都辦不了事情。於是在交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