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此刻的臉sè也非常不好,畢竟自己有虧於對方,損壞別人的國寶,就相當於踐踏他國的尊嚴,這是怎麼都不過去的。可是一時之間,嘉靖又找不到辦法來,真的是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怎麼可能!我乃大明天朝,怎會對一本也收藏不好?你安南使節也太看我大明瞭!啟奏皇,為消除安南使節對我大明的誤會,還請皇立即請出《三府鐵券》,以正視聽!”
這個時候嚴嵩卻突然站了出來,對著安南使節莫有為不卑不亢的著,一身浩然之氣頓時引得一旁武官員點頭稱好,不斷地讚賞嚴嵩的如何的好,嚴嵩是如何的對大明忠心耿耿。
沒錯,表面看來,嚴嵩如此的激憤顯然是在為大明為嘉靖話。畢竟對方對嘉靖乃至對大明有所懷疑。自己有必要在這方面強硬一點。但是正堯也好,靖王等人也罷,甚至是嘉靖,都不由地在心中狠狠地怒斥了嚴嵩一番。
“這個嚴嵩,明知道皇拿不出完整的《三府鐵券》來,他竟然還在這裡煽風點火,到底意yù何為?”
看著嚴嵩那假仁假義的樣子,正堯心中就是一陣噁心,對嚴嵩的所作所為也看的很是通透,只不過嚴嵩這麼做對自己有什麼好處呢?正堯就不得而知了。
見事情已然到了這個份。嘉靖也不好不作答,於是便委婉的道:“今rì再次目的乃是遊園,國事就暫且不談啦!兩位莫使節,待今rì遊園結束後。再看不遲。”
除了正堯教給嘉靖的拖字訣之外,嘉靖真的想不出其他辦法。畢竟這安南使節來的太突然,自己也有點措手不及。
“對,今rì還是遊園要緊,其他的事情都下來再!”靖王也立即跟著道,他也不想這麼快就讓《三府鐵券》不完整的訊息傳到安南使節的耳朵裡。
此刻的正堯卻盯著將那樣貌醜陋的使節隨從,只見那隨從不知道在安南使節耳邊嘀咕著什麼。完後,那隨從便挺直腰桿往旁邊撤了兩步,嘴角竟然浮出了淡淡的笑意。
然而之前那使節似乎還顯得有些猶猶豫豫,卻在那隨從嘀咕了一句之後。頓時有了主見一樣,立即又看向嘉靖道:“大明皇帝陛下!雖然今rì是個遊園的大好rì子,但是之前臣也過鄙國剛剛平息戰亂,急需要臣帶《三府鐵券》回去,所以還是先請大明皇帝陛下將《三府鐵券》拿出來,待臣將其復刻完之後再行遊園也不遲!”
嚴嵩見狀,立即又前道:“啟奏皇,使節所言不錯,安南與大明邦交多時,皇還是以國事為重的好!況且皇乃是萬民之主。所作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國事,所以有必要將此事處理穩妥,否則他rì影響了兩國誼,那可不是皇想看到的……”
嚴嵩所言,嘉靖又何嘗不知。算起來。嘉靖是最樂享安逸的一個皇帝了。早年登基之時就稀裡糊塗的,坐龍椅之後。又閉關求道煉丹什麼的,對朝政基本不過問,如此在他的字典裡面就不存在其他的字眼,除了“穩”。一心求穩,和諧發展。儘量與周邊保持高度誼,互不相犯,這樣自己才可以安心的去求仙問道。
所以一想到可能會影響兩國關係,嘉靖心中就亂作一團。可是如今拿出來不是,不拿出來也不是,真的不知道該如何是好了。
“顧太傅,《三府鐵券》不是由你翰林院所掌管收藏的麼?現在朕問你《三府鐵券》是否完好損?”嘉靖都覺得自己的問話有些多餘,但是做戲也要做全套,於是一本正經的看向顧汝之道。
怎麼辦?反正嘉靖不會管那麼多,交給你們去折騰便是。現在問顧汝之,其實目的就是想把責任推給翰林院,萬一到時候法給安南使節給出一個滿意的答覆,那也是翰林院的責任,與他嘉靖關的。
當然,這也是嘉靖的奈之舉,畢竟若是在安南使節面前自己將他們的國用來煉丹,那安南使節會怎麼想,他們回去後又會怎麼想?會不會就此中斷與大明的好關係?倘若如此豈不是有樹立一個敵國?到時候蒙古、倭寇、安南甚至是西域四方夾擊,大明江山就真的岌岌可危了。
“回……回皇!的…的確是由……由翰林院掌……掌管收藏的,只……只是……”
顧汝之被嘉靖突然的這麼一問,頓時開始結結巴巴起來,朝中的幾位重臣誰不知道這《三府鐵券》之所以損壞都是嘉靖一手造成的?可是現在嘉靖要把此事推到翰林院,讓翰林院來背這個黑鍋,他身為翰林院主事,又怎能不鬱悶呢?可是皇的意思就是讓自己來扛,難道自己想抗旨不尊?
顧汝之的為難眾人都懂,但是卻沒有一人願意出來什麼,因為一旦出來幫忙,那便意味著想要幫顧汝之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