宵小算計了呢!”
楊華道:“我很感謝你對我說的機密情報及其對付方法。有什麼要求說吧!”
司馬懿道:“我們司馬家已經絕後。雖然你救了我大哥,可是他曾取過幾房妻妾,都是隻生女不生男。眼下全族只剩得司馬嫣一個後人。因此懇求錦川兄娶了她,替司馬氏留下一個後代,姓其母姓。這是一個垂死之人的願望……”
楊華嘆道:“我與你雖然做了這麼長時間的對頭,但你我都是智者,惺惺相惜啊。你的事我答應!如果她有兒子就姓司馬。不過……我妻子菁兒那裡是個難關。”
司馬懿笑道:“錦川兄智計百出,還能真的受制於一個妻子嗎?”二人相視對笑。
司馬懿此時已經毒入臟腑,時候不多了,他掙扎說道:“我與你鬥智,從未贏過,實在好不甘心……你能不能給我最後一個機會?”
“你要什麼機會?”
“說說你立足上庸的戰略構想?”
“好吧!”楊華覺得司馬懿將死,沒什麼可隱瞞的,於是就把“在夾縫中生存”的戰略和盤托出。司馬懿聽了問道:“看來你是想首先西取漢中和益州,對嗎?”
“是。”
“錯!漢中固然可取,但如果隨後進取益州,那就只能做諸候,再也休想統一天下了……益州地方不小,而且山川險阻。等到全部佔領和鞏固,需要很多時間。那時曹氏江山早已固若金湯,把你封在裡面再也出不來了!”
“這……”楊華心道,可不是麼?後來諸葛六出祁山,伯約九伐中原,全都白搭……想到這裡,不禁十分佩服司馬懿的戰略遠見!可他並不想輕易服輸,於是說道:“我剛才不是說了麼?我可以在華容道上把曹操南征敗退回來的人一勺子燴了,那樣,曹氏那能那麼快恢復?”
司馬懿道:“幾十萬大軍即使敗了,也必定分幾路撤退,哪有死得一乾二淨的?就算曹操本部被你全體消滅,曹丕也會立刻即位。曹氏國家幅員廣闊,人口眾多,很快就有新生力量。那些戰將均有子嗣,常言道,‘舊的不去,新的不來’,兒子未必就比父親要差!另外還有更重要的一點:你預料曹操最後會帶幾百名戰將和殘兵路過華容道,即便被你全部活捉,又有多少人肯降呢?你只有上庸彈丸之地,肯降之人無幾。那麼,全殺了?他們的族人遍佈全國各地,子孫都將恨你入骨,使得你今後要處處提防,以致寸步難行!”
“怎會這樣?打仗不是就要死人的麼?”
“不錯!打仗就要死人,但這裡面有怎樣死法的問題。戰場上一個一個地死,不會被人震驚。但人們有個毛病,最怕一大批人毫無反抗地死。秦將白起坑殺二十萬趙國降卒,楚項羽坑殺二十萬秦國降卒,此二人都大失人心,導致以後不得不敗。而你殺害的是幾百名將官,身份不同,比起二十萬降卒的影響力也差不多了!所以,嘿嘿……”
楊華頓時猶如醍醐灌頂:“多謝指教!與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那麼……以仲達之見,該當如何呢?”
司馬懿道:“假如真有曹操等人路過華容,你可與他做筆交易,以其性命,換取襄陽之地。此地物產豐富,人口眾多,地理位置也不差。假若曹操沒有路過,你也要趁其新敗,全力以赴奪下它。”
“可是……這樣一來,不就面臨著曹、孫、劉三方攻擊了麼?”
“錦川兄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孫權與曹操的戰線拉得很長,他重點必然在廬江一帶。在江陵未下之前,攻佔襄陽使得與曹操的戰線更長,後方太遠,這種事他三五年內不會幹;而劉備,他這時還巴不得由你來守住曹兵的來路,替他擋災,使他能夠從容進取荊南或東川。因此,對於‘在夾縫中生存’的你來說,襄陽在一定時期也成了一種‘夾縫’,當然,這裡關鍵是曹操的態度。”
楊華道:“是啊,我也是擔心曹操會反攻。”
司馬懿道:“其實,你只要與曹操簽定一個合約就行了。”
“就這麼簡單嗎?曹操怎會死守合約?”
“不錯,曹操不會遵守合約,但你會遵守,不首先破壞,是麼?合約的目的,是讓曹操放心你,而不是你放心他。這樣,曹操在那種情況下,必定對南方取守勢,對西北取攻勢,在他沒解決馬騰前,你的襄陽是安全的。”
楊華感嘆道:“仲達的分析,真是入木三分!不知再以後應當怎樣?”
司馬懿道:“我快不行了,再以後的事管不了啦……你將名聲鵲起,再以後想要韜光隱晦是不可能了,放心大膽幹吧,不成功,則成仁!如果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