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部分(2 / 4)

小說:廿四明月夜 作者:青詞

定陽王差點吐血,京城的人就是牆頭草,風吹兩面倒!這江太尉也真是玩轉輿論的一把手!

可他在心裡如何怒罵,面上還是得生生受著。為了證明自己並沒有謀反,他立馬換上孝衣,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勢必讓人知道自己悲痛欲絕,恨不得跟了先帝而去。

阿沅跟未來有關的記憶消失了很多,雖然勉強記得明年應該就是換了新帝的淳佑元年,但對新帝卻是一無所知。猜了許久也不得其法,直到先帝下葬後,二皇子梁王率軍包圍皇城,要強登皇位時,她確定,新帝肯定不是梁王,劃掉。

梁王的軍隊輕而易舉被擊破,梁王本人則被抓住,經宗室審問商討後,決定將他送去守皇陵。

接下來便亂了,最小的四皇子最少擁躉,西北定陽王心有餘而力不足,剩下大皇子秦王和三皇子晉王針鋒相對,誰也不服誰。

就在這關鍵時刻,江太尉拿出聖旨,指明先帝欲立大皇子。

阿沅覺得自己因為阿父和程讓的關係,對朝局也算有所耳聞。至少江太尉這人一直都是野心不減,是先帝親自選定的少師,一直教授四皇子,在這緊要關頭竟然支援的不是四皇子?

阿沅手裡的瓜都要掉了。

她回憶了下秦王其人,印象中是一個敦厚的青年,溫文爾雅,舉止進退有度。若真是新帝,倒是也能接受。

敦厚的秦王殿下應該不會因為她阿兄是晉王殿下身邊的人便針對她家吧?

只是她設想的秦王登基場面並未發生,因為很快御前大總管李全又跳出來說江太尉手中的聖旨是假的,先帝生前並未立下遺詔。

場面越發混亂,朝局幾經動盪。眼看著秦王和晉王將要兵戎相向,西北定陽王又按捺不住了。

第75章

新帝終立定,潮水渡原溪。

這是一個兵荒馬亂的五月,秦王和晉王兩派朝臣在前朝爭論不休,後宮裡先皇的妃子忐忑不安,唯有在皇后宮中才能安定些。

新帝久未立,宮裡人心惶惶,皇后卻是整日唸經吃齋,說是要替先皇祈福。外人都道皇后心誠,與先皇情比金堅,卻不知她整日祈福並不為先皇,而是為自己的女兒。

“原溪,你往後可如何是好?”她長嘆一聲,皇帝駕崩過後,她不知嘆了多少聲氣,眉間鬱色越來越重,鬢邊已有白絲初現。她登上後位也有二十餘年,雖未生下皇子,地位卻始終不變,和皇帝也算相敬如賓。一晃,大半輩子就這麼過去了,皇帝也先她而去。

她往常覺得自己女兒想要什麼給她便是,學釀酒依她,各處遊玩依她,不想成親也依她。往後還能如此嗎?女兒再也不是備受父皇寵愛的唯一的嫡公主了。

穆原溪跪在蒲團上,仰頭看著前頭擺著的佛像,佛像神情悲憫,似在嘆息她的遭遇。可她想,她有什麼值得嘆息的?她出身高貴,相貌不凡,父母皆寵愛她,她得到的比大多數姑娘都要好。

聽母后嘆氣,她低下頭來:“母后,兒臣欲替父皇守孝三年。”

皇后一驚:“哪裡需那般久?”三年過後原溪可就二十三歲了!

“母后,這是我對父皇的孝心。”穆原溪轉頭認真地看向她的母親,不知不覺中,歲月已經在這個尊貴的女人身上添了許多痕跡。她眼角微溼,不敢再看。

皇后沉默下來,這個偏殿裡沒有留下伺候的宮女,顯得空曠又安靜。靜默良久,她突然問道:“原溪,你說秦王和晉王中,誰堪立為新帝?”

穆原溪認真地想了一想:“晉王吧。”

“好,那便是晉王了。”

穆國新帝便這麼確立下來,誰也不知道穆原溪回答晉王時想的是什麼,大概永遠也不會有人知道。

皇后拿出先皇遺詔,上頭明明白白寫著傳位給晉王,字跡與先皇的一樣,還蓋著玉璽,絕對做不得假。

晉王一派自然欣喜,趕忙準備登基大典,昭告天下。秦王一派連帶江太尉不妨皇后突然留了這麼一手,為防止新帝發難,秦王不等典禮就趕忙率軍回到清州,準備再從長計議。

江太尉經此鉅變,權勢大不如前,江家也終於有了頹敗之勢。最直觀的證明便是迫於太尉權勢而遭貶謫的林尚升官了。

西北定陽王表明奸臣既除,他自然依舊鎮守西北,為穆國做貢獻。可惜新帝一直未將朝廷的軍隊撤回,他便只能安安靜靜龜縮在西北,不敢再打什麼主意。

這場奪位之爭持續了大半個月,新帝初立又忙亂了月餘。如此兩月便這麼過去了,在這種緊張又莫名鬆快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