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義周掀起了反旗,從而隔斷了南河內與山城國之間的通道。這一下,義周即使想救援南河內也不容易了,必須先攻下若江城才行。看到這一形勢,南近江的畠山家舊臣開始叛離義周,轉而支援秀吉軍中的畠山家新任家主畠山政尚;接著國中的豪族們也紛紛和義周決裂,加入到畠山政尚的麾下。
明白為時已晚,義周只好順勢放棄了河內國,率軍前進至河內、山城兩國jiao界的木津川佈下軍陣,準備抵禦來自河內方向的攻擊。
雖說是界河,但木津川並不怎麼寬廣,普遍寬度只有二十米左右,自然不足以作為佈陣的憑仗。然而,這道流經山城國西部和南部邊境的河谷,乃是南山城境內前往京都的最便利通道,其餘地方則是綿延的群山,因此也就成了兵家必爭之地。
與此同時,明智光秀也率軍來到了山城國。他之前因為秀吉突然撤軍,已經現了秀吉的意圖,為此還特地攻入播磨國東部兩郡,試圖bī秀吉回防。但秀吉很有魄力的沒去管他,迅攻下了河內國,進而向京都方向bī近。這樣一來,為了避免足利義周崩盤,他只好放棄了在播磨國的行動,率領除福知山城守軍以外的萬餘主力支援義周。
但是明智光秀並沒有直接和足利義周匯合,而是駐守在木津川最下游的乙訓郡山崎地區。這個地方,是整個山陽道和南畿內通往京都盆地的入口,和北部扼守山**的大枝,東部扼守東海道、東山道的逢坂,東北部扼守北陸道的和邇,一起被稱為京都的“四堺”。所以,無論是從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