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城外裝備精良的兩千多軍勢,顯然犯了躊躇。
“城主,還有什麼好想的?要攻城的話,大殿早就攻了。海上還有五千多軍勢那!”三鬼定隆勸道。
整個三鬼家,能召集的軍勢估計還不到三百,而且裝備極差,三鬼城也只是一座小城……或許是考慮到這些因素,三鬼新八郎終於屈服了,下達了開城的命令。
接下來,我花了半天時間處理了三鬼、小山兩家的事情。三鬼定隆成為三鬼家的養子,並且娶了小山家的女兒,兩家以他為紐帶結成同盟,共同應付西南的崛尾家,以及東北方向紀伊長島城的加藤甚五郎。
其實,三鬼、小山兩家在兩邊夾擊中苦苦支撐,自然是明白聯合的必要性。可是,兩家偏偏近在咫尺,都想壓過對方,於是就只好用拳頭決定了。如今以三鬼定隆為主聯合起來,讓兩家能夠結束無謂的爭鬥,對領民們而言未嘗不是一種解脫。
臨走時,我帶走了兩家的質子,留下了三百士兵、五十支鐵炮、五名下級武士、三名忍者和一名吏僚。另外,我還承諾在兩家之間的地方興建一座尾鷲城,作為兩家新的據點。實際上還為了保衛規劃中的尾鷲城下町,讓它成為類似鳥羽町那樣的中轉站。
然後,越過熊野川入海口的崛尾家新宮城,繼續行進了三日,我們在一月十一日時越過了潮岬,於一月十三日到達田邊灣。這時距離出發已經有整整十天了。
新宮和田邊,是江戶時代紀伊德川藩的兩個支藩,同時也是陸上交通要地。新宮城下的熊野川后來成為劃分和歌山縣東牟婁與三重縣南牟婁的界河,而田邊則是聯接北紀伊與南紀伊的要地。
紀伊國和大和國一樣,都是標準的“神國”、“佛國”北紀伊以高野山、粉河寺、根來寺等佛教勢力為尊,南紀伊以熊野大社為尊。例如根來寺,室町末期極盛時擁有紀伊、河內兩國的寺領七十二萬石,坊舍兩千七百餘間,僧兵近兩萬。之所以不為人知,是因為他們除了擁有守護不入、檢斷不入的特權外,作為寺領還擁有“諸稅不入”的特權,儼然就是獨立王國,武家勢力很難介入。而所謂的根來眾,不過是根來寺在世俗的觸角罷了,基本上只有杉之坊津田家一家的力量。如果說根來眾是火山的話,那麼根來寺就是地下的岩漿。
這也是為什麼紀伊國石高不過十四萬石,可是後來紀州德川藩一家就有五十五萬五千石領地的原因。
第八十四章:半國代官(上)
與和泉國最為接近的紀伊國勢力,是大名鼎鼎的鐵炮傭兵集團雜賀眾,統轄著雜賀荘、十之鄉、社家鄉、中鄉和南鄉這五鄉八萬石土地,被稱為雜賀五鄉或雜賀五組。(手打小說)在五組之中,鈴木家擁有十之鄉一組,雜賀荘是根來寺泉識坊庶支土橋家的,社家鄉、中鄉和南鄉則是神社領地。等到信長征伐紀伊,社領三組立刻降服,雜賀荘土橋家也表現得非常不淡定,鈴木重秀只好幹掉了土橋家當主土橋若太夫守重,將土橋家驅趕到了長宗我部家配下,這才完全掌握了雜賀眾的主導權。
鈴木氏出自古姓穗積,歷史可以追溯到神話時代,原是熊野本宮的社官,後來散佈到全國各地,成為現代日本的第二大姓氏。與平氏一樣,鈴木氏同樣以熊野大社為本家守護神社,而且在很長時間裡擔任著熊野御師的筆頭,“鈴木”的本意,就是祭祀時奉禮的神木。但是到了室町時代,鈴木家卻不知怎麼信仰了一向宗,而且極為虔誠,成為本願寺的強力支持者之一。
在信長與一向宗的衝突中,有關資料上經常出現雜賀孫市、或者雜賀孫一這個名字,所指的其實不是一個人。孫一郎是雜賀家嫡子的通稱,簡稱鈴木孫一,如果繼承了家業,成為雜賀眾的頭領,就可以稱為雜賀孫市或雜賀孫一。鈴木重意和鈴木重秀父子兩人都曾經被稱為雜賀孫市,另外,鈴木重秀的哥哥重兼也短暫的用過這個稱謂,後來因為身體病弱,將嫡子的名份讓給了重秀,自己在平井鄉另建了居館,又稱平井孫一;還有一個弟弟,名叫鈴木孫三郎重朝,在重秀死後同樣繼承了雜賀孫市的稱謂,作為水戶德川家的三千石旗本延續著雜賀鈴木家的家名。到了後來,他的子孫乾脆改成了“雜賀”這一苗字,代代家主也皆稱為“孫一”(去年五一節的龜岡光秀祭,當代雜賀孫一帶人前去表演過鐵炮。囧)。
如今我進駐岸和田城,今後免不了和雜賀眾打交道。歷史上的紀伊征伐,岸和田城是進入紀伊的橋頭堡,而鈴木家的中野城則正好卡在入口處。
聯想起當初在上川、蟹江城,似乎我和一向宗的“緣分”很不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