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裡肯定沒多大把握吧?如今的形勢,他已經無法再承受一次大的失敗了。與其在陌生的遠江面對武田家的銳氣正盛的兵鋒,不如先穩定內部,待德川家挫一搓武田的銳氣,然後在熟悉的尾張或三河決戰,勝算顯然更大一些。
十一月中旬,武田信玄再次分兵,除了秋山虎繁的五千人自高遠城攻擊東美濃外,信玄的本隊再分出一支,由山縣昌景率五千人走山道攻擊東三河,目標直指設樂郡長篠城要地(後來長篠之戰的地點),武田信玄、武田勝賴率領另外的兩萬五千人,和北條氏規的五千北條援軍透過青崩峠進入遠江,由馬場信春率五千人為先陣,首先攻擊遠江二俁城。德川家康派出小部軍勢進行試探,在一言坂和馬場信春遭遇,結果敗逃回濱松。
與此同時,因為北陸開始降雪,朝倉家退回越前,北畠信雄和瀧川一益率領的近萬人解放了出來,回到北伊勢和我匯合。這近兩萬伊勢眾,加上尾張、大半個美濃和水軍的軍勢,總人數達到六萬人。信長把軍勢分為四部分,一齊向長島發起進攻。西面的賀島口由我帶領伊勢眾負責,由北畠信雄擔任副將,瀧川一益任軍奉行,配下木造具政、藤方朝成、長野藤敦、分部光嘉、川北藤元、關盛信、關成政、千種忠基等;東面的市江口由織田信忠擔任總大將,織田信包為副將,池田恆興為軍奉行,領織田一門的織田秀成、織田長利、織田信成、織田信次等,以及尾張眾的梁田廣正、飯尾尚清、和田定利、大橋重長、長谷川與次、山田勝盛等;信長親自擔任中路總大將,率美濃眾由長島北端的早尾口攻入,副將是十五歲的森長可,配下是直屬的佐佐成政、淺井政貞、蜂屋賴隆、河尻秀隆、堀秀政等,以及美濃的秀吉代官羽良秀長、稻葉良通、稻葉貞通、氏家直通、飯沼長継、不破光治、不破勝光、丸毛長照、丸毛兼利、市橋長利等。另外還有水上力量,由九鬼嘉隆、安宅信康、木造長政、前野長康、三鬼定隆等負責,任務是封鎖伊勢灣及長島東西水面,並且配合陸上軍勢的攻略。
上次攻擊長島失利,主要原因是信長過於自負,以致急於求成。他讓柴田勝家、佐久間信盛直取長島一向宗的老巢願證寺和長島城,結果倒是將兩處據點圍住了,卻在外圍和補給線上受到了無孔不入的騷擾和襲擊,最終鬧得身心俱疲,糧草不濟,只得狼狽退出。這次信長汲取了教訓,命令諸軍穩紮穩打,由外而內逐一掃蕩長島的各個據點和城呰,慢慢縮小包圍圈。
我和織田信包前期的工作,給信長提供了極大的幫助。他不需要再擔心北伊勢和尾張下四郡的一向一揆,只需專注於長島一地。而且,包圍了這麼長時間,長島的存糧和士氣都跌到了相當低的水平。面對我方大軍的穩紮穩打,各個小據點都相繼失守,彷彿是石碾之下的穀粒一般,裡面駐守的信眾,除了少數狂熱分子之外,絕大部分都向更大的據點逃去。
經過二十來天的進剿,一向宗被壓制到了長島、屋長島、中江、篠橋、大鳥居五大城呰之中,連老巢願證寺都被迫放棄。
到了這個時候,差不多沒有多大懸念了。信長大喜,將三**勢一分為六,命織田信忠、織田信包、北畠信雄、稻葉良通和我各領萬人,分別包圍五座城呰,自己率數千直屬軍勢居中策應。
首先破城的是織田信雄和瀧川一益。他們攻擊的目標是大鳥居城,處於長島北部,隔著海岸不遠。織田信雄徵求了我的同意,將水軍中的鐵炮暫時抽調過去,集合了一千六百餘鐵炮手集中攻擊。這番聲勢成功的壓倒了城中的信眾,迫使他們主動向我方降伏。
可是,不知道是信長的命令,還是信雄本人的主張,接受眾人投降時,他們做了一件很殘酷的事情,幾乎敗壞了馬上就能到手的勝利。
一般來說,被分割包圍的幾個城池,如果出現了第一個投降的,其餘的城池也很容易降伏。當然,前提是投降的人得到了善待。可是在大鳥居城的信眾出城投降、各自乘木筏離開長島、並且即將在木曾岬靠岸時,北畠信雄忽然以水軍封鎖了他們上游和下游區域,然後在岸邊以鐵炮向他們射擊。剎那之間,河上想起了一片慘叫,不少人中彈栽入河中,散出一朵朵形狀妖異的血花來。其餘的人全都驚慌失措,試圖避開面前的襲擊。可是,臨時做成的簡易木筏,哪有什麼可以遮蔽的地方?他們或者嚎啕大哭,或者絕望的咒罵著我方的背信,更多的人直接跳入河中,奮力向河邊游來,附近的水面上全是湧動的人頭。
這裡接近河口,河水極深,不會水的人自然是無法倖免,不少會水的人也被旁邊的人扯進水中,而且,鐵炮依然在發射,不時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