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代在歐洲已經發明瞭燧發槍,按點火方式的不同分為兩種。一種是是德國鐘錶師約翰?基弗斯發明的轉輪打火燧發槍,就是以彈簧將一個帶齒鋼輪與燧石壓在一起,扳動扳機的時候,鋼輪就會快速旋轉,其邊緣與燧石摩擦產生火花,進而點燃引火藥。但是這樣的結構過於精緻,需要較高的工藝水準,相應的成本就比較高昂。
另外一種擊錘點火的就比較簡單了,和火繩槍相比,不過是把火繩夾換成了燧石夾,然後在傳火孔邊設定擊砧,射擊的時候扣引扳機,在彈簧的作用下,燧石夾上的燧石重重地打在火門邊上,就會冒出火星引燃點火藥。歷史上這種槍由西班牙人在十六世紀二十年代發明,不久就在很多國家傳開,到了八十年代,已經成為很多歐洲國家的制式裝備。但這種槍還沒來得及傳到日本,豐臣秀吉就已經發布了伴天連追放令,下令驅逐所有的傳教士,並且對南蠻商人作出了種種限制,後來德川幕府時期,更是閉關鎖國,所以直到十九世紀,日本還是使用的火繩槍。
如果我換用這種鐵炮,那麼勢必大大加快鐵炮的射速,從而獲得更強大的戰鬥力。以我目前和葡萄牙商人的關係,這件事情不難辦到。同時為了保證技術優勢,或者還有限制日本戰力的考慮,我要求葡萄牙商人只向我提供燧發鐵炮。這一要求正中他們的下懷。目前歐洲還有不少庫存的火繩槍需要處理,而日本顯然是一個傾銷的好地方,這一點各國商人之間都有默契。要不是我特別要求提供燧發槍,而他們要保持和我的友好關係,否則給我的肯定還是老式的火繩槍。
其次,我決定正式進行三段擊訓練。雖然我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