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的顯榮、石山本願寺的顯如屬於連襟,目前是中島郡奧田城城主。
由此可見,信長對於大高城是多麼的勢在必得。
對兩城城的圍困一直持續到第二年,鳴海和大高兩城儲備的軍糧一直無法得到補充。在瀧川一益的建議下,我方派遣當地的豪族與鳴海的山口教繼父子接洽,提出賣給他們一批軍糧,他們立刻就接受了,並且在我們的配合下得到了這批糧食。
之後,我方“不經意”的將這個訊息透露給了今川方。今川方的岡部元信本來就驚訝於那批糧食的到來,在得到訊息後,更懷疑山口教繼與織田家達成了什麼協議。他隨後就將訊息傳回了駿府。或許是因為與鳴海的軍情不易傳達,或者是覺得山口教繼已經失去了利用價值,二月底的時候,今川義元假意傳來嘉獎的命令,請山口教繼、教吉父子前往駿河接受感狀,並領受新的任務。而山口父子趨馬衝破包圍、好不容易到達駿府後,立即被今川義元命令切腹。
山口教繼可以說是目前信長最為痛恨的人物。他是知多郡的強力豪族,曾經中介過織田信秀與今川義元達成和睦。信長繼承家業後,此人立刻投向了今川義元,並在今川家的支援下挫敗了信長親自帶領的討伐軍勢。由於他的存在,信長一直無法控制知多全郡,去年甚至被他寢反了大高城和沓掛城,面臨著失去知多全郡的危險……
出於對這個人的強大怨念,信長甚至放棄了近半年的圍困成果,不惜為鳴海城補充了一批軍糧。
但是大高城就沒有這種待遇了。圍困一直持續著,城內據說已經開始實行嚴格的軍糧配給。為了穩定因得不到軍糧補充而引起的軍心動搖,今川義元派來了自己的外甥鵜殿長照。他是鵜殿家當主,母親是今川義元的妹妹。
到此為止,歷史上今川義元上洛前的態勢正式形成。
然而,本家的各位對此並沒有任何的準備。
根據先前得到的情報,這兩年今川義元的重點是駿河、遠江和三河的檢地事宜。特別是三河,西三河的松平家已經基本納入了家臣體系,東三河的吉良義昭雖然降服,卻仍然維持著一定程度的獨立。對於今川家來說,那才是最重要的大政。
所以,大家的一致判斷是今川家暫時不會出兵,現在正是將今川家勢力驅逐出尾張的最好時機。
我自然知道,今川家的檢地即將完成,很快就會打出上洛的旗號侵入尾張。但是我自然是保持了沉默。
在我看來,信長在桶狹間之戰的勝利,實在是非常的巧合,從各方面來看,他幾乎都都處於極大的劣勢,恰如一個賭徒在賭博中拿到了幾張爛牌。但是,這幾張爛牌,卻正好湊成了一副同花順……於是,信長贏了。
所以我當然不會去試圖改變什麼了。
但是,我知道,這的的確確是織田家的生死關頭。
後世的某些觀點認為,織田家當時還有另外一條路,完全沒必要和今川家硬抗。既然義元志在上洛,那麼不妨暫時投靠今川家,等今川家的勢力淡出尾張後再謀求獨立。這樣一來,說不定還會因為先投效的功勞而受到封賞呢。
關於這個問題,我覺得很有商榷之處。我個人認為,義元打出上洛的旗號,並不是為了真的打到京都,扶持或者取代足利義輝。而足利義輝向來以天下人自居,絕對不會支援地方大名大肆擴大勢力的任何企圖。所以義元要獲得大義名分,只能學習半個世紀以前的大內義長打出上洛的旗號。在這個上洛的名分下,他可以大致合法的攻略他國,並且得到當地豪族的效忠。
今川義元是個很明智的統治者,對於他來說,領地和實力才是最重要的。他絕對不會迅的推進京都,而會像對待松平家那樣,先控制(甚至消滅)領,然後慢慢肢解,將佔領地徹底納入自家的統治體系。
然後,只要還沒打到京都,他就可以在上洛的旗號下拉攏當地豪族、盡情的攻略他國,等到把尾張、美濃全部消化,今川家也就稱霸天下了。到時上不上洛,取不取代將軍,還不是一個念頭的事情?
這種情況下,如果信長投降了,肯定會被當做炮灰放在前面攻擊美濃,等到打殘之後,今川義元正好將他拋到一邊,趁勢吞併尾張,像對待三河那樣慢慢咀嚼。而信長本人的下場,就是和當前的松平元康一樣,領地被吞併,家臣被打散,本人被軟禁。
以信長的強悍個性,這絕對比殺了他更難受……
第二十七章:山雨之來
經過近一年的時間,上四郡漸漸的穩定了下來。之前聚集在清州的許多流民,或者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