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周元昉坦然道:“本王確實去了,在河邊偶遇馮徹兄弟,本王便與他們上了一艘畫舫,但,本王與馮徹之間絕無任何不妥舉動,天地共鑑,爾等休要血口噴人。”
御史冷笑:“王爺做了什麼,您自己清楚。”
“不僅燕王清楚,朕也清楚。”正德帝突然開口,成功將所有人的目光吸引到了自己身上。
周元昉疑惑地看著他的父皇。
正德帝掃眼兒子,笑道:“三年前,朕想為燕王選妃,燕王卻道,他已經有心儀的女子,他要確定那女子是否喜歡他,再來求朕賜婚。去年端午之後,燕王來求朕賜婚,只是朕要親征,暫且耽擱了此事。不錯,那時燕王確實與馮徹在一條畫舫上,但你可知道,馮徹的妹妹,武英侯的掌上明珠也隨兄長去觀龍舟賽了?”
御史渾身發冷,燕王,燕王居然早就求皇上賜婚了?
周元昉剛剛還在震驚父皇居然如此清晰他的行蹤,但聽到“賜婚”二字,周元昉突然心跳加快,隱約猜到父皇要做什麼了!
正德帝只瞪著那御史:“朕的兒子,朕比你們清楚,燕王與馮徹之妹幼年相識,青梅竹馬,燕王遲遲不娶妻,就是為了等馮徹之妹。可你呢,馮徹早已娶妻生子你看不見,武英侯府有女貌美過人你不曾聽聞,只知道捕風捉影誣陷親王,朕要你這樣的御史何用?”
御史連連磕頭,卻被正德帝派侍衛給拖了下去。
周元昉激動地跪在地上,朗聲謝恩:“多謝父皇替兒臣做主!”
正德帝剛要訓斥兒子兩句,腹部突然劇痛難忍,一下子彎了腰。
大臣們都慌了,齊齊上前關心帝王。
正德帝被太監們扶去了寢宮,只有三位王爺與五位內閣閣老獲准入內。
太醫們匆匆地來了,替皇上上藥、包紮傷口,然後恭敬地守在外殿。
“都怪兒臣不好,叫父皇費心了。”周元昉跪在龍榻前,愧疚地道。
周元昉真的愧疚,他一直以為父皇偏寵兩位兄長,這幾日更猜測父皇要把皇位留給英王,可就在剛剛,父皇不惜撒謊也要維護他,不叫英王如願,周元昉才明白,父皇要立的人,是他。
“父皇,兒臣不孝。”周元昉溼了眼眶。
正德帝的傷口很疼,如果可以,他一個字都不想說,但他是父皇,他得管好他的兒子們。
看著周元昉,正德帝怒道:“你是不孝,一樁婚事耽擱這麼久,耽誤到現在連個子嗣都沒有!”
周元昉:……
正德帝便對兼任內閣大臣之一的禮部尚書道:“朕要武英侯的女兒做朕的兒媳婦,你即刻去欽天監,挑個黃道吉日!”
禮部尚書恭敬領命。
小的安排好了,正德帝掃視一圈,叫英王單獨留下,其他臣子、親王都退出去,只剩一個伺候他幾十年的大太監。
眾人走後,英王關切地詢問正德帝的傷勢。
正德帝看著床邊正當壯年的兒子,忽然苦笑,搖頭道:“元勳啊元勳,父皇對你的厚望,你比誰都清楚,可是,你太讓父皇失望了。”
英王臉一白。
正德帝閉上眼睛,疲憊地道:“御史指責你的那些罪狀,父皇不會叫你背,但,你已經不適合留在京城了,準備準備,去雲南就藩罷!”
雲南?
英王急了,撲通跪了下去,抓著正德帝的手哀求道:“父皇,兒臣知錯了,您別趕兒臣,兒臣要留在您身邊盡孝!”
正德帝沒有回應,呼吸清淺,彷彿已經睡著了。
☆、第112章 大結局上
二月裡; 正德帝連續下了幾道聖旨。
第一道; 封燕王為太子。
第二道; 武英侯蕭震官復原職。
第三道,賜婚武英侯之女嫁太子為太子妃,八月大婚。
第四道; 命端王就藩徽州、英王就藩雲南,二王無詔不得回京。
聖旨一出; 京城就跟變了天一樣,熱鬧了好一陣子。端王接到聖旨; 進宮辭別父皇乖乖去徽州了; 英王不幹,不服氣父皇將他派到那麼遠的地方,寧可抗旨也不動身。抗旨是大罪,但親兒子,正德帝總不能殺了兒子,想到英王立下的那些軍功; 正德帝主動退了一步,讓英王就藩山東。
英王這才不情不願地離開了京城。
藩王離京; 儲君已定,百姓們聊完大事,開始關注新太子的婚事。
武英侯府; 蕭震覺得很憋屈。皇上什麼意思?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