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部分(2 / 4)

小說:對食 作者:津鴻一瞥

進東宮時四具屍體,南園滿地的屍坑,被剖腹的李良媛,和困守南園那天模模糊糊一直奔跑的景象。

聽說太子妃也過世了,要是在底下遇見,說不定兩個人還會打起來,只是那個時候,就沒人要為他們打架而挨板子了……

寶兒亂糟糟地想著,一時又想起還在宗人府的時候,那個喝得醉醺醺抱著她的腿叫孃親的江承,活生生的一個人,就這麼沒了,消失了,再也瞧不見了。

長青卻沒有時間去追憶,太醫已經查實了江承確實因為馬上風而死,這一點無法作假,作為罪魁禍首的燕嬪,就在江承去世的那晚用一把剪刀割了腕,一切看似合理,然而就是因為太過合理了,反而透出一股古怪來。

對於燕嬪這個人,長青一直不甚瞭解,哪怕是從伺候她的宮人嘴裡聽聞這女人最愛扮演他,他也沒有多大感覺,如果能夠審訊,必定能問出些什麼,然而她卻不給他這個機會。

不過……長青輕嘆,江承身死,太子年幼,這次回京,只怕不管什麼牛鬼蛇神,全都要跳出來了。

內閣早早地得知了蘇州的訊息,連著幾□□中上下的氣氛都十分壓抑,就在這樣的壓抑中,龍舟靠岸,冰棺起出,禮部準備大行事宜。

先帝剛走,兩年都沒到又給新君辦喪事,百姓是不管這個的,守住了國孝萬事大吉,苦的是官員。

帝王大行事關重大,各地宗親以最快的速度趕赴京城,就連遠在南疆的景王也象徵性地派了人送奠儀,讓人沒想到的是,來得最快的竟然是封地最遠的齊王和秦王,作為江承的兄弟,先帝去後,這兩個就被放到了邊遠之地混日子,回來的時候卻哭得一個比一個響。

大行那日,周妃牽了小太子出來,小太子江開不過五六歲的年紀,眉眼間帶著姬家人的英氣,瞪著一雙哭紅的眼睛,頗有幾分可愛,然而這樣的場合,沒人在意這個。

宣政殿一片縞素,百官戴孝,長青捧著傳國玉璽走在棺木旁,只等大行過後內閣擬定詔書,蓋上玉璽,太子就名正言順成為新君,幼主即位對官員來說其實是好事,尤其是對於還未成型的內閣和東廠來說,只是話心裡清楚就夠了,說出來未免薄涼。

棺木在宮裡走過一輪,安放在宗廟,原本是要停放七七四十九天再行下葬的,不過這會兒是六月,放不住,按照先例,停靈七日也就夠了,七日之後,新君早已即位,到時再由新君主持下葬事宜。

從宗廟出來,再回宣政殿就不見周妃了,這是前朝的事情,後宮不能干涉,何況周妃還不是太子生母,甚至連個皇后的封號都沒有。

孫首輔把擬定的詔書宣讀了一遍,見眾人都不說話,便道:“陛下未留詔書,但太子既立,陛下大行,自當由太子即位,如無意見,那就請傳國玉璽了。”

“孫大人,這有些草率了吧?”孫朝遠話音剛落,就有直隸總督宋寧出列,他笑眯眯地說道:“太子年幼,怕不能理政,可皇室之中仍有正當盛年的血脈,所謂兄終弟及,您怎麼就把兩位王爺給忘了呢?”

齊王不大樂意地看了宋寧一眼,彷彿覺得自己被推上風口浪尖了,連忙撇清道:“本王的日子過得安生著呢,還是交給二哥吧。”

秦王露出一個恰到好處的笑容,自謙道:“多謝宋大人厚愛,本王……”

“兄終弟及,那是太子未立的情況下。”長青打斷秦王的話,鳳眼微瞥一眼兩個親王,語氣平淡道:“太子既立,即是陛下之意,親政之事自有內閣操心,不勞王爺費心。”

齊王喝道:“這裡哪有你一個奴才說話的份!當著百官的面打斷二哥說話,還不給本王跪下!”

長青微挑眉頭,看了一眼手裡託著的傳國玉璽,淡淡道:“奴才是陛下的奴才,不是王爺的,至於王爺讓奴才下跪,只怕奴才手裡的傳國玉璽不肯答應。”

他這話一連幾個奴才,卻像是一個個巴掌扇在齊王的臉面上,齊王氣得發噎,一回頭看見自家二哥的臉色也不好,心裡頓時平衡了,也不說話了。得,這皇位爭來又不是他的,他替人做什麼馬前卒。

宋寧一見不好,輕咳一聲,頓時又有好幾個官員紛紛出列,話裡話外一個意思,“太子年幼,恐不能勝任,秦王文武雙全,先帝愛之,天命所歸。”

孫朝遠握著擬定好的詔書,看著忽然蹦出來的這麼多人,心下一跳,知道秦王是有備而來,當下給長青使了個眼色,長青會意,微微點了一下頭,孫朝遠立刻放心了,這一放心,他把自己的袖子捋起來了。

秦王確實是有備而來,他還是皇子時期就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