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2 / 4)

小說:殖民美利堅 作者:貓王

世,但是他的兒子實在不是一個治國之才,桀驁不馴的軍中將領沒人買他的賬,不久就被迫退位,國家政權落到了你爭我斗的高階軍官手中。於是,失去了強人統治的英吉利共和國很快陷入混亂之中。 一位目擊者在他的日記中這樣描述了克倫威爾的葬禮:“目睹了護國公隆重的出殯葬禮……但是,它是我曾見到過的最歡樂的出殯隊伍,因為除了狗叫之外,沒有一個人哭泣;兵士們發出野蠻的怪叫聲離去,他們一邊在街上走一邊還喝酒抽菸”。 軍隊和議會在山窮水盡的情況下想起了流亡在法國的查理一世的兒子,而這位查理也抓住全國久亂思治的大好時機,他釋出了《佈列達宣言》,宣佈除了“弒君犯”之外,其他亂黨一概不予追究,宣告:“赦免參加過革命的人;保證宗教信仰自由;承認革命時期變動的土地產品”。並允諾恢復議會的傳統權力,給英國帶來秩序和穩定。 於是,議會透過議案,宣佈查理•斯圖亞特為“英格蘭、蘇格蘭、愛爾蘭最強有力的和不容置疑的國王”。在舉國一致的擁護下,查理於1660年重登大寶,這就是查理二世,斯圖亞特王朝復辟了。 可憐的理查德只得流亡法國,將他父親的屍體留給保王黨人去肆意糟蹋。 活了11年的英吉利共和國就這樣走進了歷史。 王室復辟 王室復辟後,接下來的英格蘭歷史有拍恐怖片的感覺。 克倫威爾先生和前議長佈雷德肖先生被宣佈為“弒君犯”,他們已經腐爛了的屍體被從墳墓裡挖出來吊上絞架示眾,然後再被砍頭,屍體就地草草掩埋,偉大的護國公從此和前國王查理一世一樣身首分離。 王黨分子饒有興趣地對這兩具發臭的腐屍進行了這樣一番折騰,最後把克倫威爾的腦袋掛在審判查理一世的威斯敏斯特廳裡示眾,結束了這場荒誕恐怖的表演。 革命的高潮過去之後,可能是進出議會的高貴的議員們覺得堂堂議會大廈,掛著這樣一個骷髏頭實在有點晦氣和噁心,就決定將它取下來,反正沒人再對它感興趣了。 於是克倫威爾先生的頭顱就流落民間,成了私人的收藏,被滿腦子生意經的英國人拿去當古董輾轉販賣。直到三百年後的1960年,克倫威爾的頭顱才被他的母校劍橋大學蘇塞克斯學院安葬在該院教堂旁邊。 不過,不管保王黨人怎麼折騰,也不能把克倫威爾先生怎麼樣,反正他已經死了。 但是,對那些還活著的、在判決書上簽字的人來說就不那麼幸運了,他們其中的9個人被砍了頭,15個人見勢不妙,流亡到了國外。這種報復並不能掩蓋君主專制在英格蘭已經失敗的事實。查理二世也充分認識地到了這一點,他並不想同議會抗衡。 反攻倒算一結束,查理二世就急於報恩,由於他在流亡期間得到了法國國王路易十四的庇護,因此他不顧人民的反對,把克倫威爾從西班牙人手中奪過來的敦刻爾克賣給了法國。 他這樣做的結果是使英國失去了在歐洲大陸的惟一立足點,對外貿易遭受了很大損失。 不過,查理二世與議會的和解並沒有解決根本問題,他的宣言沒有規定誰擁有最高權力,究竟是國王還是議會?於是,國王和議會的權力之爭在查理二世的短暫執政後又一次開始了。這一次的主角是查理二世的繼承人,他的弟弟詹姆士二世。 1685年,一生充滿不幸的查理二世離開了人世,他早年喪父,中年顛沛流離,晚年沒有合法子女,臨死前在中風的痛苦中掙扎數日才獲得了最後的解脫。 唯一可能會使他高興的是,經過他的努力,他的弟弟終於登上了王位。不過,詹姆士二世在王位上沒坐幾年,就被他的女婿荷蘭執政、奧蘭治親王威廉趕下了臺,而當初正是這位威廉幫助詹姆士二世登上了王位。 儘管國王一家人為了王位勾心鬥角,議會倒是樂得袖手旁觀的。不過,詹姆士二世登基後,建立了一支王室從未有過的常備軍,準備強化專制王權的企圖越來越明顯,這讓議會越來越不放心。 作為一名虔誠的天主教徒,詹姆士二世試圖透過恢復天主教勢力來加強王權。他大量任用天主教軍官,並在1685年讓對此心懷不滿的國會休會。1687年,他走得更遠,釋出了《信仰自由宣言》,宣佈停止執行反對天主教的法律。這些做法不僅遭到了新教徒的一致反抗,而且也讓人們想起了因為掌握了兵權而形成獨裁的克倫威爾。 很快,詹姆士二世遭到了英國教會和社會各界的一致反對,連軍隊都不肯聽從他的指揮。詹姆士二世恢復天主教的行動引起了絕大多數民眾的恐慌,他的統治基礎已經崩潰,人們都熱切地盼望著這個頑固的天主教老頭趕快嚥氣,好讓他信奉新教的女兒繼承王位。 儘管英國人不喜歡這個國王,但是他們卻不想透過武力來推翻國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