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事成,那麼沐鳳華運回的武器正好派上用場。
而人要走運門板也擋不住。
因為一直沒有尋到羅玉帝要的東西,餘吉採也就一直沒有回覆,也就暫時斷了要那邊幫忙的意思。
想不到羅玉帝倒是派了人來主動和餘吉採聯絡,要知道,雖然都是國,華巖跟羅玉完全沒有一比,人家地域遼闊,物產豐富,華巖最多隻能算牡丹花旁邊小小的綠葉。
之前還是餘吉千方百計攀上人家,人家大約被他糾纏的煩了,就丟過來這麼一個好差事。
餘吉採一開始以為很容易,後來才知道這事情真難,只怕羅玉帝壓根就沒想著要他完成,也就自然絕了往來吧。
沒有想到人家居然把這事情放在心上,還專門遣人來問候餘吉採,並且表示要辦的事情不急,羅玉帝經過一段時間觀察覺得餘吉採很有發展前途,看好他喲!
所以呢,希望兩國以後經常互動結為友邦,餘吉採需要幫忙的話儘管開口,也許他天大的難處在羅玉帝來說算不了什麼。
這可真是意外之喜。
羅玉帝自己上杆子來求著他幫忙,不用白不用。
想必羅玉帝也想清楚了,將來餘吉採會感念他在最需要的時候幫了一把,這種合作必定比較牢靠。
所以餘吉採相信這話,而且,只要羅玉帝開口,讓他出點兒兵不是手到擒來的?餘吉採又何必跟自己過意不去?
這世上除了那種能夠生死相交的朋友,大約就是這種一起做不得人壞事的朋友關係最為牢固!
餘吉採堅信羅玉帝也深諳其道,放心大膽地休了一封密函給羅玉帝,大致說了自己的計劃,和向羅玉帝借兵的打算。
當然,具體的兵力部署和計劃安排,餘吉採沒有必要也不會告訴羅玉帝。
來使見餘吉採對他十分客氣有禮,乾脆主動說,其實他出發前羅玉帝考慮到兩國路途遙遠,回覆一次很耽誤事情,要是餘吉採事情緊急的話,比如借點兒小兵什麼的,來使就能做主。
羅玉帝伸出如此及時而頗有誠意的橄欖枝,餘吉採喜出望外,哪有不趕緊接著的道理?
於是,他小心翼翼地說要向羅玉借兵三萬,來使豪氣道:“餘大將軍做事情太過謹慎,既然是要辦大事,這點兒兵能做什麼事情?而且邊境的廖將軍手上就有十萬大軍閒著呢,一句話,他馬上就能發兵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