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它的不可預測性,倘若主角始終一帆風順,不僅喪失了作品的懸念,更是失去了該型別的一個重要賣點,可是,倘若不時描寫主角的失利,以現在讀者的心理承受能力來看,又是異常危險的。如何處理好這種挫折劇情,就成了很棘手的問題。關於這個,本書將在寫作技巧篇的挫折處理章節單獨進行闡述,這裡就不重複說了。
第四,寫競技,人物刻畫是重中之重。
關於人物刻畫,在上文的分類要點中已經有所說明,但這裡要再次強調一下,對於競技而言,人物就是它的靈魂,是該型別作品第一要注意。至於具體怎麼把人物刻畫好,本書也將在寫作技巧篇單獨闡述。
總之,競技型別對於熟悉某種運動專案,尤其是熱門運動的作者來說,是個比較好的選擇,可以根據自己對競技的瞭解深度以及對娛樂元素的把握程度,來選擇具體的競技類別,開始自己在領域的競賽。
紛雲,莫衷一是,尺度差異極大,其中比較貼近的定義是“依據科學技術上的新發現、新成就以及在這些基礎上可能達到的預見,用幻想的方式描述人類利用這些新成果完成某些奇蹟的新型。”
對科幻的分類五花八門,有依據傳統方式劃分成軟科幻與硬科幻兩大型別的;也有依據其主要事件與科學的聯絡分為預言類科幻、創意類科幻、象徵類科幻、傳奇類科幻、反科幻和元科幻這六種型別的;還有按其不同風格劃分成抒情科幻、荒誕科幻、幽默科幻與恐怖科幻的。
然而,以上的各種分類方式,對於網路而言都不是太適合,為了更好的描述科幻這一型別,在此,我們根據科幻元素在作品中的比重及其重要程度,將科幻分為狹義科幻與廣義科幻兩大類。其中,狹義科幻指的是完全以科幻元素為主,科幻在作品中佔據絕對優勢的作品;而廣義科幻的定義則寬泛得多,只要作品中含有明顯的科幻元素,並且科幻在作品中佔有一定的比例,就可以被歸於廣義科幻中。
從某種意義上說,廣義科幻正好與玄幻型別相對應,所有的網路,都可以分成三類:科幻、玄幻,以及無幻。
其中,科幻針對的是從科學原理出發進行幻想,可以用科學來解釋人物能力的作品;而玄幻則是針對同樣有特殊能力,但無法用科學來解釋的型別;至於無幻,則完全基於現實世界,建立在真實基礎上的作品。
正是因為廣義科幻的普適性,事實上它大部分的作品,都被歸入了別的型別中,比如星際戰爭類科幻被歸於未來軍事型別中;人體被科學家改造的題材往往屬於都市異能類;未來人類穿越回現代的作品則可以歸入未來穿越類歷史中……
以上這些被歸於其它型別的邊緣型別,基本都已經在上文得到闡述了,現在要談的,是目前支撐起科幻型別門面的狹義科幻。相對別的型別,狹義科幻這一型別的作品還不算多,屬於一個冷門類別,但它絕非是個仆街題材,甚至可以預期,它在將來必然會成為一大熱點。
大體說來,狹義科幻根據的科學性,有強科幻、弱科幻與偽科幻三種。
其中,強科幻相當於傳統分類上所說的硬科幻,這種科幻一般都比較正統,需要相當嚴謹的創作風格,並且必須對某方面科學知識有著深入的瞭解,同時還必須具備相當的想象力。
可以說,強科幻題材是具有很強的可讀性的,尤其對於具有這種特殊需求的讀者來說,具有相當強的吸引力,然而,強科幻題材的作品長度,卻限制了它在網路上的發展。基本上,這一題材本身的侷限性限制了作品字數,使它不可能象其它網路那樣動輒上百萬字甚至數百萬字,而目前的網路電子收費模式,在中短篇運用上還不夠成熟,因此,強科幻題材一般不適合走網路路線。
當然,事無絕對,以強科幻為題材的作品寫出長篇的,也是有一些的,但這類作品往往會讓理論性沖淡故事性,在最初的新鮮勁過去後,支撐人氣的賣點就嚴重不足了,真正能把吸引力維持到底的長篇強科幻,可以說是少之又少,而且都是大師級作品,在此就不多作敘述了。
與強科幻相比,偽科幻則正好相反,它完全不注重科學性與嚴謹性,完全以故事性為重,作者甚至完全不具備科學頭腦,或是雖有科學頭腦但不加運用,作品僅僅是披上一層科幻的外衣,以科幻為噱頭來吸引讀者。
這類作品本身並沒有什麼問題,是真科幻也罷,是偽科幻也罷,只要寫得讓讀者滿意,就是優秀的作品,很多時候,這種以科幻作為幌子的偽科幻比正統科幻更具吸引力,擁有更高的人氣。然而,因為這些作品的本質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