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自己。
“沃茲”,他上小學時就有人這樣叫他了。雖然他在某些情況下會依著自己的性子來,但總的來說他還是一個很順從的年輕人。對於他感興趣的事情,他的注意力就會高度集中,有時會非常聚精會神,他媽媽要想讓他注意一下別的事情,就得用一支鉛筆戳一下他的腦袋。除了電子學以及與電子學相關的基礎科學和數學外,其他很少東西能引起沃茲的興趣。他可以夜以繼日地為一些小電器設計電路板,但對於一些他不感興趣的科目,比如文學和社會學,他連最簡單的家庭作業都懶得做。自古以來,大凡天才人物都有這樣的品性:在一個領域是如此輝煌,而對其他方面則不屑一顧。在他高中結束的時侯,他的英語和歷史都基本不及格了。
儘管沃茲學業不怎麼樣,也愛搞點惡作劇,但他很快成為庫比提諾及其周邊的最優秀的技術員,也是比爾·費爾南德斯這些小夥伴們崇拜的偶像。
在1969年的夏天,沃茲和好朋友艾倫·鮑姆用了1個月的時間為設計一臺機械裝置製作了各種圖表和說明書,裝滿了整個資料夾。後來,鮑姆去了麻省理工學院,沃茲決定自己完成這項任務,他從廢棄的儲藏室裡找尋所需要的配件,也從支援他的一些電子公司索要了一些。他說服了比爾·費爾南德斯幫他,這的確是一個好主意,因為做事有條不紊的費爾南德斯在沃茲家對面的車間裡有一個精心製作的、非常適合設計工作的操作平臺。
“我想設計一種能達成某種特定目標的機械裝置,”沃茲後來說,“比方說開啟電視,你轉一下旋鈕,就能對電視有調節功能。對於電腦,你按一下按鈕,指示燈就會開啟。”最後沃茲成功了,他設計的機械裝置果真具有這樣的功能。在完成這項設計後,沃茲和比爾還向《聖何塞信使報》( San Jose Mer…cury News)的記者展示了他們的產品。這個裝置雖然並不是多麼複雜精妙,但它比打入市場的第一臺功能相同的計算機裝置要早5年。
有一天,費爾南德斯邀請史蒂夫·喬布斯去看他和沃茲設計的計算機。這是沃茲和喬布斯的第一次見面,但這次見面並沒有多大的意義。因為當時沃茲尼亞克18歲,已經是一個名副其實的電子學小專家了,而喬布斯和費爾南德斯比他小5歲,是在電子學實際操作方面一無所知的小孩兒。不錯,他們是喜歡擺弄各種電子器件,但他們只是喜歡用鐳射器和反射鏡搞些惡作劇,而不會搞點真正有價值的東西。而此時的沃茲尼亞克已經能在紙上為高階計算機設計電路板了,他還經常去斯坦福線形加速器中心的圖書館想方設法查詢最前沿的資料。
喬布斯在看完這臺計算機後,對沃茲的設計能力非常佩服。以前他覺得他在電子學方面的知識是無人可比的,可如今的現實讓他清醒了——“在電子學方面沃茲是我遇見的第一個水平比我高的人”。
史蒂夫·喬布斯很早就從費爾南德斯那裡聽說過沃茲尼亞克的事蹟,他知道沃茲是一個調皮高手。在中學時,沃茲做出的最驚人之舉是讓霍姆斯特德中學的校長拎著一個笨重的大包在田徑場上奔跑,這個包是校長從帶鎖的櫥櫃裡搜出來的,裡面有滴答作響的聲音,校長懷疑是定時炸彈,其實裡面裝的只是一些磚塊和一個鬧鐘。這件事情使得沃茲名聲大振,同學們在少年禮堂裡把這件事議論了一個晚上,當他第二天回校時同學們都站起來大聲為他歡呼。
史蒂夫·喬布斯和史蒂夫·沃茲尼亞克是兩個非常相似的人。他們做事都很專心,也都很孤僻,甚至有點不合群,不愛開玩笑,也不是團隊裡的活躍分子。他們雖然年齡相差5歲,但對電子學同樣的熱愛彌補了這種差距。沃茲尼亞克對電子學有一種特別的愛好,當他想解釋自己興趣範圍內的某一概念或者原理時,他的話就像奔騰的江水一樣滔滔不絕。
喬布斯也有這樣的個性,對自己喜歡的事情抱有極大的熱情。不論和什麼人談話,他都和談話人靠得非常近,幾乎貼近這個人,然後把他最新的發現接連不斷地告訴這個人,每當他決心想同某個人談話時,是怎麼也擋不住他的。後來,他的一位熟人這樣評論他:“和史蒂夫·喬布斯談話就像是從滅火的水龍頭那裡接水一樣。”史蒂夫才智超群,卻不苟言笑,不論是在孩童時期,還是以後成了世界級的名入,他都這樣。有時人們能看見他笑,但那種真正的、毫無拘束的笑卻是少之又少。
這可能就是史蒂夫和沃茲之間的不同。沃茲尼亞克才智敏捷,喜歡開玩笑,這也是他工作疲勞之後放鬆身心的方法之一。(幾年之後,沃茲在聖何塞開辦了一個免費的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