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朝大臣心中都動了動,天子選才還真是不拘一格,這樣的羅鍋少年也用。
郭榮負手自御座之上而起,看著在座諸相及其他文武重臣道:“朕知道諸位為臣子不易,朕這個皇帝也不好當。所思所想非一時一地之得失。眾位當值朕之心思,承先帝之餘志,興我中原。各位乃是朝中重臣,切不可只看眼前中原之地苟且而安。北邊幽雲十六州在契丹手中,他們馳馬而下,不須半月就會兵臨汴梁城下。當年石重貴亡晉,並不久遠。這殿中諸多人都是經歷過的。朕非石重貴,也不想這中原再次成為契丹人的跑馬之地,眾位都是漢人,該知這中原才是根本。所以,不要抱著僥倖之心,想著契丹人南下會放過爾等。”
眾臣紛紛跪下,連聲道:“不敢。”
郭榮揮手讓眾人平身,淡淡道:“諸位心中如何想,朕不知道,朕能看到的,是各位的所言所行。深、冀兩州之事該如何解決,眾位都回去想一想,不要想著事不關己!”
很快周憲也聽聞了郭榮說的這番話,她其實也是瞭解的,即便是範質、李谷身居高位的相公,也不看好或者說是支援對契丹動武,而是主張以懷柔為主。因更不用說其他的大臣了。郭榮這番話,只怕也沒有多大的效果的,畢竟中原的國力還不是那樣的強大。周憲想到千里之外的故國南唐,嘆息一聲,她知道,待關中戰事一了,與南唐的戰事便要開始了。
周憲雖然這樣感嘆,針對契丹人散騎侵襲之事,還是邊境翼州軍一校尉上書獻了計策,樞密院裡看到上書之時,大喜至極,忙將文書上給了天子過目。郭榮看到張藏英的上書,放下心來。
張藏英乃是邊境之民,自記事起,便知道全族所受契丹之禍,中原朝廷卻無力安民,待聽聞天子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