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玉不知道這裡面的故事,反正她是想著能去京城逛一圈也是不錯的,爹不是老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路嗎?去京城也是長見識了,對哥哥天旭也好呢。
“娘,那弟弟也去嗎?”天辰才一歲多一點兒,要是不讓去,那就只能留在姥孃家裡了,可憐的弟弟喲。
明玉聽見娘和她說道:“咱們一家五口都去,你大伯母還想見見你弟弟呢。明玉還記得大伯母長什麼樣子嗎?”
明玉搖搖頭,不過說道:“那時候我還小,自然是記不得的,現在我長大了,一定會記得清楚的。”
於是他們一家五口,就打點好行禮,告別了依依不捨的姥娘一家,朝京城出發了。
聽娘說,二舅和二舅母也要去京城呢,正好可以見見面。二舅母那邊也有個表妹,比明玉他們小兩歲,不知道長什麼樣子呢,明玉比較期待。
也不知道走了多長時間,明玉覺得很長很長,然後聽爹和娘說,京城要到了,她心道,這來一趟京城,要這麼長時間啊,會不會有人從小走到大呢?呵呵,想到這個明玉就覺得好笑。
“明玉,趕緊的,一會兒要見大伯和大伯母了!”天旭看自己的妹妹傻笑,就覺得有必要提醒一下她。
馬車進了城,不過明玉是沒有興趣去看外面的風景的,娘說以後有的是時間,她也不著急。
終於到了大伯母府裡的門口,明玉被爹抱下馬車,就看到有人在給爹孃行禮,還有個比娘稍微大一些的人喊爹孃三叔三嬸,明玉想著,這個不會是自己的大堂**吧。
明玉猜的沒有錯,這人就是她大堂**小裴氏,不過現在小裴氏已經是安定伯世子夫人了,穿的是京城裡流行的衣服款式,笑著把他們迎進了門,明玉覺得這裡的院子倒是比他們在康縣的大了許多了,這還要做轎子進去呢。
不過她一點兒也不覺得驚訝,娘說了,要處亂不驚,而且明玉覺得不能讓這裡的下人小瞧了他們了,不然讓他們看自己笑話,那就很不好了,所以她儘量的少說話。
小裴氏看了就對明玉的娘說道:“三嬸,明玉真成了大姑娘了,很穩重呢。”明玉看她娘笑了笑,小裴氏道:“不過啊,明玉,和堂**這邊就不用這樣了,咱們都是一家子呢,我們都喜歡你,這些下人不敢怠慢我們明玉,誰要是敢怠慢,大**給你出氣!”
明玉就笑了,小裴氏道:“笑了,這樣才好看呢,一會兒你大伯母看了,肯定喜歡的不行!”
見到了大伯母,大伯母是把他們抱了又抱,對小橋說道:“讓你過來,你不過來,一轉眼的功夫,孩子們都大了!我來看看我們天辰,真是個漂亮的小夥子啊,很老三長得好像啊,這小傢伙啊,又比你侄兒小了!”
說的是小裴氏的二兒子二郎,比天辰大一歲呢,大郎比明玉和天旭又大六歲多呢,可不是真是一個比一個大?
小橋道:“咱們天辰肯定比他四哥的兒子要大!”說的齊大太太和小裴氏都笑了,可不是這樣?
小裴氏笑道:“四弟就是想著不能超過了三叔,所以就晚著成親呢。”
齊大太太也笑道:“他就是個不著調的,這次要不是我拘著他,說不定又不成親了!”
小橋問道:“天宇這娶得媳婦是哪一家的?”
齊大太太道:“是京兆尹的女兒,今年十六了,我看著人也好,就讓媒婆上門了,以後這天宇也有人照顧了,我也不管了。”從來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齊大太太只是讓齊天宇成親,別的可不管什麼。不過這齊天宇也是沒有別的想法的,在外面遊歷了幾年,也是難得的了,現在父母讓自己成親,他就成親唄。
大人們在這邊說些話題,小孩子們就自己去外面玩了,當然還有下人們在旁邊看著。
大郎是最大的一個,雖然是侄兒,但是也要負責把人給帶好了,他就帶著天旭和明玉去外面的花園子玩去。
以前這府裡就大郎一個小孩子,二郎比他小七八歲呢,現在也才三歲多一點兒,和他玩不到一起去,而天旭和明玉,也是小不點,他本來是不想和他們玩的,不過這二位是自己的叔叔和姑姑,第一次來京城,他這個當主人的,肯定要好好招待。
大郎聽他們一口一個侄兒的,只覺得自己很悲催,為什麼自己的輩分要這麼低啊,讓這麼小的孩子,當自己的長輩!
“大少爺,文家的小公子過來拜訪了!”跟著大郎的小廝稟報道。
大郎一聽,想著,這文三為什麼這個時候來了?不是說這幾天他們家裡三叔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