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來往。
吳氏就儘量的不提這個事兒。
大舅母張氏沒有回孃家,吳氏問道:“大嫂,你咋不會去呢?”
張氏道:“呵呵,小山都要娶媳婦了,我就不會去了,你們過來了,也有人招待。”小舅母武氏是一早就回孃家了,大舅母張氏是怕吳氏回來了,兩個人都不在,不好,而且她這個年紀回不回孃家都無所謂了。畢竟小山都要娶媳婦了。
所以吳氏是很喜歡回孃家的,爹孃疼,哥哥疼,就是嫂子也疼。
大舅看葉柱帶的東西,說道:“來都來了,還帶什麼東西?以後不能這樣了啊。”
葉柱道:“就這點東西,不值當啥。”
大舅問立夏,“當家了一段時間,感覺咋樣?”
立夏笑道:“大舅,我才當了這一段時間的家,就覺得這當家什麼都不容易,以後大舅多教教我。”
“呵呵,大舅也沒有啥要教你的,這都是要靠過日子過起來的,平時眼光要放長遠一些,對人也呀熱情,當然,最要緊的是要護著自己家的人,不讓別人欺負上門了。”吳大舅說道,立夏認真的聽著。
而立秋則是找到吳山,向他請教學問上的事兒,到了過年的時候,縣學也放假了,吳山也回來了,不過他放假回來,一直都沒有閒著,大家都知道他是秀才,就買了紅紙請他給寫對聯,這也是村裡人對他的尊重,畢竟不是誰都能成為秀才的,吳山對這些請求都不拒絕,不因為當了秀才就擺起譜來,所以吳山在張家灣這一代的名聲很好。
小鳳和小橋都看他們兩個在寫寫畫畫,小鳳看了一陣覺得沒意思,她也是和小橋一起認字的,但是學了一段時間,實在是覺得沒意思,就勉勉強強的認了幾個字,會寫自己的名字了,就不跟著一起了,她還是覺得在外面做事兒好,於是就剩小橋還跟著認字了。
如今看小橋正看著這兩人又在說學問,小鳳覺得頭疼,直接就出去自己去玩兒了。吳山笑著對小橋說道:“小橋,聽立秋說,你也在認字?現在都認識多少字了?”
小橋笑著說道:“認識了有好幾百個字了。表哥,你給我大哥拿的養魚的書很管用呢,我大哥就是看那本書,就把魚養起來了。”
吳山也笑了,說道:“那等我在縣城裡書坊再找一找,有了那方面的書,再讓人送過來。都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這話果然不假。”
“那表哥能不能多找一些農書?”
吳山道:“行,立夏是應該多看看這方面的書。”
立秋道:“表哥,以後我有不懂的地方能不能找你問問?”
“怎麼不能?儘管問,你先把不懂的地方都記下來,我每個月都能回來一次,到時候咱們見面,我能解決哦都告訴你,不知道的,回去問問縣學裡的先生。”
“呵呵,”立秋不好意思的笑了:“表哥,我問的東西,你肯定都懂。”
“那也不一定,你別小看自己,有時候還真有我不懂的地方,你能想到呢。三人行必有我師,每個人看問題的角度不一樣,這問題就不一樣。”
小橋在一邊聽了,覺得很有意思,小山表哥可不是那種一旦覺得比你強,就處處高人一等,這樣的人就是不能中舉,也會有不錯的人生。
呸呸呸,大過年的,想啥不中舉?也太晦氣了,小橋心裡呸了好幾口。
等中午飯的時候,吳氏也帶著孩子們去張家灣各親戚那邊都去拜年了一遍,幾個孩子都被誇獎了,說是懂禮,說話也嘴甜,哪個當大人的不喜歡聽別人誇自己的娃子,吳氏也不例外,回來後,嘴角一直是翹的,而等他們回來,看見葉柱正在給岳父家劈柴,小橋姥爺和姥娘都覺得這女婿雖然以前有些小毛病,盲目的聽自己爹的話,但是也真的是肯幹的人,對岳父家也肯出力。
現在分家了,而且又是立夏在當家了,這樣也挺好的。好日子就在前頭啊。
54又見齊公子
“娘;我不去那邊!”葉惠兒不高興的說道。
郭氏忙勸自己的閨女:“為啥不去,那是你親姐姐!我就不信她們還能把你趕出來!”
原來是一大家子商量著去康縣葉大姑家;葉惠兒不想去,郭氏正哄著他去呢。郭氏想的好;她和那邊有些矛盾;但是惠兒這丫頭怎麼說也是那大丫頭的親妹妹,怎麼著也不會對她不好的,去了也有機會多認識認識城裡的人。
“那要是給我甩臉子呢?”葉惠兒問道。
“不會!他們那幾個,我是清楚的;和我不親,但是對兄弟姊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