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虧不虧本,至少我們明天有收入,至少讓我們看到那些孩子,就想起我們小時候,想讀書卻不能讀書,到了初中就去東北,我和小倩算是幸運的,能夠考上大學,坐在明亮的教師裡,有些人是徹底沒有了這樣的機會。”趙芸感慨的說道。
趙芸最近和以前的同學聯絡了起來,也知道了一切初中同學最近的情況,有人還在當知青,有人回到城裡卻沒有找到工作,想考大學吧,卻發現放下書本這麼多年,想看也看不進了,有人是頂替父母的崗位進廠工作吃公家飯了,有人是早早的離開人世,為社會主義而獻身了,其中就有趙芸以前初中的班長,他的成績一向很好,可惜就是家庭成分不是很好,分到邊疆,在一次追壞人中,犧牲了,趙芸回憶了下,發現自己只記得他那燦爛的笑聲,說著以後要上大學的夢想,上大學,趙芸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會有那麼一天,可最後自己進了大學課堂,而他永遠的躺在邊疆那冷冰冰的地下,一輩子都沒有回到故鄉的可能性。
張倩聽到趙芸這麼說,知道她想起了她當初的同學,那個才華橫溢的小夥子,他好像犧牲的時候沒有二十吧,雖然張倩聽趙芸提起他的時候,語氣平淡中帶了一點點激動,掩飾的不錯,可張倩總覺得那個小夥子應該和趙芸有很好的交情,或者說趙芸暗戀他或者兩人存著啥純純的感情,就算現在趙芸已經為**為人母,想起他,趙芸心裡總歸有點感傷的,“有人走了,所以我們這些活著的人要為那些死去的人而好好活著,這樣等我們死去,在地下遇到他們的時候,可以和他說世上的變化,不光為我們自己而活著,也為那些死去的人而活著。”比如替原主照顧張家夫妻,還要把小包子撫養成人,不指望說啥為社會主義貢獻自己的力量吧,至少要讓小包子自食其力,不是啃老一族就成。
喬嫣然沒有想到剛才還氣氛挺不錯的,自己就說了那麼幾句話之後,趙芸的情緒就低了很多,而張倩也說了那樣的話,好像應該是趙芸的誰離開了人世吧,喬嫣然心想不會是因為自己剛才說的那番話吧,這讓喬嫣然覺得今天自己其實還是挺背的,怎麼在學校裡遇到那樣的事,到張家蹭飯麼還說了不該說的話喬嫣然心裡嘆口氣,唉,看來來張家吃頓飯真是不容易。
葛素梅今天一下班,例行公事一樣的先過去看看家裡看看,就看到喬嫣然過來了,就知道那個孩子要在這裡吃飯,特別是張倩私底下和自己說,喬嫣然那個丫頭想交點飯錢在這裡吃晚飯,這讓葛素梅吃了一驚,當然這事,葛素梅也做不了主,要問下杜娟還有趙芸的意思。
葛素梅問了下趙芸的想法,而趙芸對此能有啥意見,說句不客氣的話,她自己也算是借住的,她當然無所謂,反正多一個喬嫣然來吃飯和少一個她,自家都是這麼過,她也相信餐桌上的伙食差不了多少,而且她和喬嫣然相處的時間雖然不是很久,可人還算不錯,挺爽朗的,張倩也私底下露了點口風(張倩知道如果葛素梅知道的話,肯定要問趙芸有何想法,與其那個時候讓趙芸覺得自己幹嗎不把這事告訴她,還不如早點只會下她的),這會葛素梅徵詢她的意見,她直接說沒有意見。
張倩也和趙芸說了下,如果家裡同意讓喬嫣然來吃飯的話,不光要交生活費,而且也要下地幹活,雖然趙芸對喬嫣然是否會幹活抱一定的遲疑態度(她知道喬嫣然沒有下過鄉,那肯定沒有幹啥農活,就算有啥下鄉活動,就是在農忙的時候,學校停課,去農村幫忙收割啥的,可問題是他們能出多少力,大家都可以知道),可張倩說了就讓她澆水,而且喬嫣然在家裡也幫她奶奶澆水過,這也讓趙芸心裡好受點,不是趙芸如何小氣,而是她覺得她也出了生活費,自己和小馬都要照顧這四處的菜地,如果喬嫣然只要交生活費就可以吃頓晚飯,總歸讓趙芸心裡有點小疙瘩的。
葛素梅看到趙芸答應了,回到家裡就和杜娟說了下,其實這才是重點,如果杜娟提出不樂意,那其餘人同意也是個空屁,她就是那關鍵的一票,而杜娟對喬嫣然也是有點印象的,人品應該還算好吧,在知道張倩請病假之後,下了課就跑過去,杜娟關心的是家裡藏書的問題,“梅子,不是我小氣,你也知道家裡的情況,你說她嘴巴嚴實不?”要知道萬一傳到外面都知道,這總歸不是好事。
葛素梅想了想,“嘴巴還算嚴實,要不然小倩也不會帶著她到那邊去。”葛素梅對於女兒張倩找朋友的眼光還算挺認同的,當然那個王強不能算在裡面,那是女兒年少不知事給人坑的結果。
杜娟聽葛素梅這麼說,想了想,“既然小倩覺得那個孩子還可以,那就來咱家吃飯,不過飯錢收五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