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對於陸天熙的到來,是一點驚訝都沒有,反正自從那個角門修好之後,他往來這邊是方便多了,總之是想來就來,那個角門有等於沒有,基本上日夜都開著,反正也沒有啥事,至於來看書的孩子,他們看書都來不及了,誰還會來參觀這裡。
張倩和陸天熙還有韓曼芝打了個招呼之後,“是挺多的,每天都有新面孔。”
陸天熙點點頭,“挺好的,其實小倩可以考慮訂點報紙,這邊的老人還是挺多的。”有些人就待在家裡,雖然可以聊天,不過也沒有聚在一起聊天來的好,以前老嚴家就是個聚會的場地。
張倩聽到陸天熙這麼說,一臉的黑線,其實不光是張倩,趙芸他們也都是這個表情,訂報紙倒是小事,反正家裡本來也要看,問題是那些老人家圍過來,那就不是和現在一樣白天有人在家就開著,沒人在家就關著,反正只要保證…有人守著就成,而那些老人家的話,可以從早坐到晚上,“那個預計不行,我們幾個也要上課。”
人家過來看報紙,咱怎麼收費?一份報紙才多少錢,說兩份報紙一分錢?好吧,就算報紙不收錢,那咱總要供應茶水吧,這幾天就那幾個孩子喝水,就多燒了三四個煤球了,要知道煤球也是定量的,用多了就超了,現在這個季節就是要省煤球的時候,要不然到了冬天怎麼辦,一家大小可離不開炕離不開暖爐啊,如果再加上那些老祖宗,張倩可以估摸到那個煤球不就是一天消耗五六個的問題了,要翻倍才行了,那樣不要說給冬天節約煤球了,弄不好連冬天的份額都給用了,不是張倩捨不得那些煤球錢,實在是這個東西有錢都買不到,要不是這裡是王家,張倩真的想弄個暖爐,至少冬天取暖不要用煤球,直接燒木材得了,上面也能燒水或者燒吃的都可以,到時候弄個木質搖椅,躺在上面,身上蓋個毛毯,一邊搖著搖椅,一邊看著書,那感覺真的好的不得了,嗯這個等自家搬過去之後,肯定是要提上議程的,咱要把那房子好好整修下,要現代裝置和古代建築兩者完美的融合。
張倩也不是個小氣人,她也知道這附近住的人都是一些有知識的人,和這樣的人多交往,也不是壞事,可問題是總不能為了這些人脈而讓自家受凍吧,特別是京城的冬天也不暖和,如果離開爐子,那可怎麼過日子。
陸天熙給張倩這麼一說也愣住了,他沒有想到張倩會直接回絕自己了這個提議,不過她說的也是實情。
“他們那群人過來,不是要燒開水,他們可不是那些孩子,孩子喝的水少,他們可個個都是老茶客,捧著一杯茶可以聊上半天。”顧蔓芝明白張倩心裡的顧慮,他們可是人口多,煤球券就那麼多,不節約點怎麼行,自家男人就是不會考慮到這些,說的好聽的就是直,直來直去的一個人,說的難聽點就是不考慮生計,想如何就如何的一個人,再說了那些人過來看報紙,要人家小倩他們怎麼收費。
顧蔓芝知道他們四個孩子會開這個租書攤也是想解決收入的問題,總不能靠那個四十元的補助過日子吧,特別是馬哲國夫妻,可沒有老人的幫助,以後如果留在京城的話,房子這個問題肯定要擺上議程,再說了他們這段時間花的錢也不少,每週去倉庫,少說要花個兩三元吧,一個月下來二十元沒有了,外加一些別的開銷,一個月能節約五元就不錯了,如果錢都充裕,誰會樂意來幹這個,更不要說馬哲國夫婦還要幹糊紙盒子的活,那個活真的是累死,賺的錢還不多。
陸天熙聽到老婆這麼說,也知道剛才自己那麼說是有點魯莽,“唉,現在真是買啥都需要券,買個收音機也是。”陸天熙感嘆道,弄的要和朋友聚會,都要考慮煤球的事,你說這事整的。“還是以前好,想買啥就買啥,何時咱能重新過上那樣的日子。”
一時間大家都沉默了,老的一輩都想著以前自己想吃啥酒吃,想買啥酒買啥,現在是徹底的縮手縮腳的,不是考慮錢,而是擔心券不夠用,總不能為了一時痛快,弄得接下來的日子大家不好過吧。
張倩想的是自己不知道何時過上兩年前自己過的日子,只要卡里有錢,自己想怎麼花就怎麼花,壓根就不要考慮別的問題,而且吃的也多,衣服款式也多,張倩心裡後悔啊,如果當初自己知道要穿越麼,去學啥商務,學個時裝設計都好,至少自己可以買布,自己做衣服穿吧,不用忍受那難看的衣服款式,咱雖然知道衣服怎麼設計出來好看,可問題是咱的動手能力不好,咱找裁縫要他按著咱的意思做衣服,不是張倩看不起自己,實在是那些衣服在現在人的眼裡,真的是傷風敗俗的衣服,至於零食還有那些反季節的水果,張倩也吧不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