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醫生你也同意我說的嗎?”
“我的觀點中立,你的想法確實沒有錯,它有著一定的適用範圍。而從剛才你的話中,可以看出你是個協調性比較強的人。”
“是的,閔醫生,確實如此,我不喜歡出風頭,在大隊伍中我一向都是跟著大方向走,雖然我是幼兒園的最高管理人,但我把權力下放,多半的事務都會交給下面的老師來管。”
“好的,如果我現在用‘依賴性比較強’這個詞來評價你,你是否同意?”
“——閔醫生你說的沒錯,我的性格確實是依賴性比較強,換句話說,我希望自己一直都是個小女人,大風大浪有人擋著,我窩在一個小世界裡,做自己該做的事就夠了。”
“我最後有一個問題。在你成長的過程中你是否曾經有過這樣的想法,想去取代你母親或你繼母的角色?是自己陪伴在父親或繼父的身邊?”
“這——”
“有沒有過這樣的想法?哪怕只是一瞬間?”
“我——我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我生母和養母對我都很好,我不可能——閔醫生,我有點明白您的問題關鍵了,您是不是想說——我有戀父情結?”
“你的領悟能力非常好,這的確是我最後想要提問和總結的一個問題。有一種通俗的說法,我想你應該聽過——女兒是父親上輩子的情人。當然,這只是一種說法,因為從心理學的各調查結果並不顯示所有人類女性都會有戀父情結,或者男性有戀母情結,也就是俄狄浦斯情結。”
“我雖然很懷念我的生父,很喜歡和我繼父相處,但是,我對他們沒有一點男女方面的感情,真的,閔醫生,我真的沒有過這類想法。”
“請別緊張,我們現在並不是要評定你是否有這方面的情結,我們把這個問題攤開討論,主要是想從這些認知找到你目前問題的關鍵所在。”
“對不起,閔醫生,我失態了。”
“不要自責,你能夠很明確的對自己的認知做表達,這點非常好。”
“謝謝你閔醫生。”
“我們再回到剛才的問題上。從大方面而言,人類是社會集體性的種群,我們並非完全獨立存在的,可以這麼說,我們沒一個人能夠完全脫離社會網,不管這張網是大是小,而我們每個人社會網的核心,則是我們自己以及我們的家庭。我們每個人都是在母體中漸漸發育成形,呱呱墜地然後在父母的關愛呵護中長大,在這個緩慢的成長過程中,我們與父母親或生活上與我們親近的人會產生一種情感連線,或者說形成一種固定的情感模式。這種情感連線程度不一,甚至表達形式也不一樣,之前我們提到的戀父戀母情節也是在這種情感連線中衍生而來;之後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會離開父母,組建自己的家庭,而我們為了繼續體驗這種情感連線,保持這種情感模式,我們會更傾向於選擇我們熟悉的那一類人。在你的潛意識記憶中,你的父親和繼父選擇的婚姻物件都是年紀上相差較大的,如果你的父親和繼父帶給你的都是正面而積極的影響,久而久之,你會將他們當做你生活的楷模,甚至是擇偶的標準,所以你潛意識裡認為自己需要的是這類人。中國有句成語叫做‘耳濡目染’,從心理學角度可以解釋為熟悉的情感模式能夠帶給我們安全感,而安全感是人類的最基本生存需求之一。”
“閔醫生,我有點明白了,你是不是想說我現在的問題都是由於更換了情感模式而引起?”
“也可以這麼理解。”
“可是,雖然談了這麼多,我也明瞭了一些問題,可我還是不知道怎麼面對處理,我很害怕自己這個樣子會影響到女兒。”
“心理諮詢並不是一步到位,周小姐,我們現在已經談了四十五分鐘,按照心理諮詢的規定,我們的談話會在五十分鐘到五十五分鐘結束。根據您的情況,我建議您再做兩到三次的諮詢。”
“好的,我都聽您的閔醫生。”
“第二次的諮詢,應在第一次諮詢後的一週以及兩週內為宜,周小姐,你覺得我們下一次的諮詢安排在下週二下午或者下週五早上哪個更合適?”
“嗯,週五吧,我週二可能抽不開時間。”
“好的,那麼我們的下一次諮詢定在下週五的早上十點。”
“好。”
“我們還有幾分鐘,接下來我會給你佈置幾道家庭作業。第一,請你這次回去後把從小到大所有的生活經歷,特別是有關於你的生母以及繼母的部分做全面細緻的回想,從女人的角度給予她們最客觀的評價;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