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很默契地都沒談及是否將管家權交給楊氏的問題。
自上次事件後,府裡暫時風平浪靜了。
眼看著宋氏要臨產了,這可輕乎不得。
她是皇上賞賜下來的人,誰也不敢怠慢。若是出了什麼意外,或被人暗中使了陰招,到時交待不了的,恐怕不只是動手的人,全府都會跟著受牽連。
這道理妙如也懂。她特意新挑了批人手,留在外圍打雜,互相監視著。又把錦繡、煙羅兩個派到宋氏的梨清苑去幫忙……
就怕真到了臨盆那天,家中又出了什麼變故。
鍾澄還特意向莊翰林求助,請來倪氏幫忙指導女兒,準備一些物件和教她一些臨場的應對……
第七十八章 喜事
四月下旬,殿試結果出來,任昭位列第九十八名,二甲末席,賜進士出身。
他若想留在京城,入翰林或進六部,就得參加下一輪的庶吉士考試。
鍾澄撥冗上門,特意給準妹婿,指點朝考時的臨場技巧,就像前兩次會試和殿試前一樣。
在進春闈考場的前幾天,白綺才定下決心,最終選定了任昭。
他一身輕鬆地進了場,杏榜上最終位列一百六十名。在殿試前夕,鍾澄把任昭留在春暉齋談了整整一天,暗中面授機宜。在公佈金榜時,他終於擠進了前二甲。
到任家時,門前早沒了上家裡來祝賀的鄰里。
屋內,任昭正掩卷沉思。見鍾澄來了,忙起身看座。又叫來妹妹,給客人斟茶……拜見臥病在床的任母后,鍾澄就跟他聊起了庶吉士考試的注意之處。
望著他家戶牖破舊,雖不至於蓬戶甕牖,也好不到哪裡去。
鍾澄心裡有些為白三娘擔憂。若是他考取庶吉士,白家恐怕還得跟著熬上三年。
難怪之前好一點的人家,沒上門提親的,除非是讓其入贅女方的。他倒是有骨氣的,鐵了心要找個能跟著吃苦受窮的。
望著屋裡簡陋的陳設,鍾澄不禁想起前些年:若是當時,母親不那麼執意要他報恩,或許自己也會找個像倩孃的,來當續絃。
孃親或許不會那麼早就離世了!一步錯,步步錯……
任家小妹進來上茶,看她小小年紀,就忙前忙後的。鍾澄覺著跟他大女兒挺相似的,對這小姑娘頓生好感。
四月底的倒數第二日,宋氏身上發動了。到傍晚時分,就替鍾澄也生了一子。
這個小嬰兒,被他父親取名為鍾明偲。
當晚,得到準信的楊氏,在華雍堂裡終是坐不住了。
招來陪房楊二響家的,給父親楊閣老送了封信,讓他幫著拿個主意。
端午前夕,白三娘被請來府裡做客,跟鍾家人一起共進晚膳。
楊氏不知從何處聽得,說是丈夫要送這便宜小姑子一副嫁妝。
當著白綺的面,她向相公提議,白家妹子還是從鍾府上轎為好。在婆家人面前,也好添些資本。看在外人眼裡,探花郎嫁妹,總比紅廟街的繡娘出閣,聽起來體面些……
此提議一出,鍾澄有些詫異,心中納悶。
妻子何時轉性了?她也懂得關心別人了?
不過接下來要面對的問題,讓他明白,她此番作為的目的。
誰來幫她操持婚典儀式呢?
宋氏正坐著月子,妙兒是個未嫁女,且年紀尚小。白綺並非鍾府的正經主子,沒有請同僚妻子,幫著張羅義妹親事的道理……
言外之意,就只有她這當家主母,來重挑大樑了——為白綺安排出嫁事宜,兼準備嫁妝。
就著白三娘這當事人的面,他也無法駁回提議。鍾澄只得同意此事。不過,特意告訴她,宋氏還有一個月的產褥期,任何人不得騷擾梨清苑的清靜。否則……
楊氏咬著牙,應承下來了。
白綺有些坐立難安,她從沒見過鍾氏夫婦當著外人的面,這般針鋒相對的。妙如在桌子底下握緊她的手,暗中安撫著她。
晚上,回到華雍堂,楊氏召來步搖,讓她去妙如那裡,取回管家的鑰匙和對牌。
“還是爹爹這招棋管用!不爭不吵,就奪回了掌家之權……”楊氏感嘆道。
“在此事上,小姐得盡心些。別讓人再抓住錯處了……您再怎麼著,為了兩個小的,也不能讓那女人討了好去!”崔媽媽一旁鼓勁道。
“嗯,我知道!現在不是輕舉妄動的時候。他們兩母子,有的機會收拾……”楊氏頓了頓,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