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夫人定定的瞧了明蘭好一會兒,目光森然。
明蘭笑的溫柔和氣:“連聖旨都說‘並府事宜,一應權宜’,您何須著急呢?況且,我們就在隔壁,半炷香的腿腳就可到,這邊有什麼事,儘管叫人傳話就是。”
太夫人面色陰晴不定,明蘭朗目以對,無有半分異色。
“……你說的有理,的確不急。”
她也不再羅嗦,只舒緩了神色,再度靠回羅漢床上,有一句沒一句的說起了家常;明蘭也不再多提,十分配合的聽她嘮嗑。
這次便這樣過去了,但明蘭心裡警惕:這塊骨頭很硬,要當心牙齒。
此後,明蘭照常生活,時不時去關心一下邵氏的身體,帶些小點心小玩意哄嫻姐兒玩,然後理家治府,檢查蓉姐兒功課,婉拒別府宴飲帖子,安分的在家服齊衰。
八月初,揮淚送走了才長柏兩口子,因怕窮山惡水缺醫少藥,一兒一女就留下了,全哥兒留在壽安堂由老太太教管,小女孩則由王氏照看。
官方理由是,老太太年邁,不堪重累,所以王氏分擔一二。
晴姐兒生的玉雪可愛,粉嘟嘟的娃娃整日笑呵呵的爬來挪去,極招人疼愛,倒也撫慰了王氏那怨婦一般的心情;大約是有了寄託,明蘭某次回孃家時,居然發現王氏面盤子也胖了,人也和藹了,摟著小孫女一刻都捨不得放手。
這是好事。有利於團結和諧。
這段日子平淡無味,一應消遣娛樂活動都停了,最大的收穫莫過於蓉姐兒那北海冰山一般的爛功課終於有了融化的跡象。
某日上午,明蘭考蓉姐兒《女誡》第三篇‘敬慎’,蓉姐兒非但一氣全背了出來,還期期艾艾的自告奮勇,表示能夠默寫了。
通篇無錯,雖筆觸尚滯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