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軍進行猛烈的圍剿,起義軍不得不撤出南昌而轉戰其他地方,他們就沒辦法聯絡上共產黨領導的工農革命軍了。
在盲目的行軍途中,一一被蔣介石調集派出去與共產黨領導的起義軍作戰的國軍發現,對這樣一些被國民黨軍官稱為被打散了的或是對共產黨的態度還是模糊不清的原北伐軍官兵,國軍有的採取收編辦法使之成為自己部隊的一部分,有的進行鎮壓,當成共產黨的同情者或是直接當成共產黨人殘害。因為這五個營級指揮官在北伐中知名度比較高,又是國民黨當時奉稱的優秀國民黨黨員,雖然同情共產黨,但是,並沒有完全投靠共產黨,所以,國軍只把他們連同他們帶領領的殘餘部隊一一押送到了石埠市,又被石埠市駐軍高階指揮官安排駐紮在北區原北伐軍營地,沒收了他們的槍支後,派出部隊的憲兵和警察局警察聯手對他們嚴加看守,如同看守戰俘一樣,讓他們等候國民黨軍隊高層將領如何處理的指示。
劉森一是極有心計的軍官,打聽到還有這樣一些軍人被軟禁著,動了心思。劉森一所以要動心思,並不是要挽救這些軍人的生命為宗旨,而是看重這些軍人能打仗,戰鬥力強。而且這些軍人作為戰鬥部隊來講,只要把他們調理好,他們不會壞事。如果把他們要過來,加入二十八軍,將會是一支戰鬥力強大的部隊,能肩負起戰場上關鍵時候急需的重任。劉森一深知作為一名高階軍事指揮官,手下如果盡是些兵油子,兵痞子,貪生怕死之徒,那麼他的隊伍是帶不好的,戰場上將是敗仗多勝仗少,直接影響到他的政治生命與前途。所以,既然做了高階指揮官,就要挑好將領帶過硬的兵,使自己所帶的部隊,即使成不了戰場上的精英,至少不會成為讓其他部隊指手劃腳罵來罵去的一群窩囊廢,可以保住本吧。
再則,劉森一確實有高瞻遠矚的思慮,他堅信地認為國共的分裂是暫時的,蔣總統對共產黨的軍隊進行全面的圍剿,想徹底消滅共產黨剛剛誕生的軍隊,是有力量去做但無力量實現目標的。因為共產黨有佔絕大多數人口的工農支援,他們已經贏得了工人、農民心馳神往,在這樣的背景下,要想消滅共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