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申大吃一驚,又見皇帝將樂歌摟在懷中,目光喜悅地“嗯”了一聲。
原來如此!他立刻醒悟過來,忙轉頭看了白子安一眼,白子安轉過頭去,似在聽林中鳥雀啁啾之聲,樂申心中不由難過起來。
“申兒……”樂歌借皇帝和白子安說話的間隙,把樂申拉到一邊,對他殷殷囑咐:“白大哥不在府中,你要勤練武、多看書,少惹是非,不要跑出府去。”
“是。”樂申極懂事地點了點頭說:“姐姐……白大哥會讓公孫大人時時來看我,你放心。”
“嗯。”
“公孫大人是你們胡謅出來騙我的吧?”樂申眼珠骨碌一轉,突然語出驚人,讓樂歌驚詫不已,她壓低了聲音對他講:“你不要胡說。”
“白大哥記性最好了,連一月前隨口考我的那句詩文都記得……卻偏偏記不住公孫大人是侯府家臣,豈不是奇怪?”
“你……”樂歌一時語塞。
樂申像小大人一樣,對她淡淡微笑:“姐姐……他是哪個並不重要,你們瞞著我一定有瞞著我的道理。我只認他是公孫大人,以後也不會再問……還有,白大哥也好,侯爺也罷,你喜歡誰也都不重要,申兒只希望有人能對你好,誠心誠意地對你好,讓你一輩子都高興。”
樂歌心中百感交集,她含淚點了點頭,將樂申摟在懷裡:“申兒,姐姐只有你了。”
“我也只有姐姐。”
儘管樂歌對樂申有千般不捨,可終歸還是要走……她見綺雯和白子安已準備就緒,只等她上車,便回頭看了皇帝一眼。
皇帝一身青裳,沐浴在陽光下,直裾為暗青花底,外袍緋色邊繡如意暗紋,五寸長冠高聳,與她第一次在奉先殿前見他時穿的一模一樣。
“這是什麼?”
“墨鼓。”
“什麼是墨鼓?”
“這裡外臣不可入,你……走吧。”
樂歌坐上馬車,撩起簾子看著皇帝,她看到他眼中湧動著的不捨、惆悵,心中莫名一酸。
“馭。”馬鞭子揮下,車輪滾滾而動,樂歌見青山漸遠,人影漸漸模糊起來,突然坐起身來,趴在窗前,大聲對他喊道:“你、你等著我……我一定會回來!你等我回來!”
雍水上游的廣袤山原,橫跨秦州、洛邑兩郡,被當地百姓稱為“子孫嶺”,連綿大山之中有一條峽谷,雍水從其間穿過,兩岸是千百年來行人用車馬踏出來的小道。他們馬不停蹄,足足走了有半個月。綺雯江湖經驗豐富,白子安行軍打仗熟悉地形,樂歌什麼都不需要擔心,只須跟著他們投店打尖、便不會出錯。
這次他們秘密從雍州出來,沒有多帶人手,綺雯充作御人只顧駕車,白子安騎馬而行十分沉默,樂歌更是不想說話,她趴在視窗一路看向窗外,對著兄長口中曾提起過的秀麗山川、江河湖泊發呆。
她記得小時候,自己曾想過要去很多地方,想去洛邑賞牡丹,想去江南坐畫船……可終是沒能實現,衛明珠在她臨走時,曾羨慕地對她說:“若我能走出去,就再也不回來了。”
走吧!走吧!永遠不要再回去了,她心中有一個聲音在不停地響起。雍州城,還有那個骯髒的內廷,帶給她的除了仇恨和傷感沒有其他。
不!不能丟下申兒……更不能忘記仇恨,否則她無論走到天涯海角都不會快樂。
他們走了一月後,終於來到齊燕邊境的龍山關,這是通往燕國都城的必經之路,燕人稱為“黑嶺”而齊人則稱為“狄道”。
他們剛要進入狄道,秦水驟然變窄,道路變得難走了很多。白子安見天色漸黑,便提出今夜只能在山中將就一晚,等到明日再穿狄道去燕國。
當月亮爬上樹梢,他們三人圍著用撿來枯枝燃起的火堆啃乾糧。因乾糧又幹又難吃,所以樂歌吃得很慢。綺雯知她吃不慣,便悶聲背起水囊,尋著水聲舀水去了。
樂歌見有和白子安單獨說話的機會,便抓緊時機,走過去對他低聲說:“白大哥……這次去……我會和未央提起,我希望申兒能去燕國。”
白子安緩緩放下手中乾糧,藉著月光看她,淡淡的問:“為什麼?”
樂歌望著火堆,目光閃爍:“申兒好武……你也知道燕國號稱神箭之國……”
“……燕國雖擅武,可我國武功也不弱,且更講究兵法戰略。申兒聰明,一定可以兩者兼長,留在齊國和去燕國沒什麼區別。”
樂歌又說:“我想……未央是一國之後,比我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