艱難的睜開眼睛,抬了抬手,示意冷憐月往前些。
冷憐月往前走了幾步。康熙仍舊示意往前。直至病榻前,康熙才放下手。
跪在腳踏上,靜靜地看著康熙。這個人,這個歷史上的一代明君終於要壽終正寢了。
“冷丫頭,朕的時日不多了”康熙艱難的開口。
“不會的,皇上會長命百歲的”冷憐月淡淡的說。
對於康熙,她沒什麼感覺。但此刻看到他時不知怎麼心竟酸澀了起來。
“你們不用哄朕。朕的身體朕知道。”
“丫頭呀,朕八歲登基,十四歲親政。除鰲拜,平三番,收復臺灣,親征葛爾丹,兩次雅克薩之戰擊潰沙俄。朕自問朕是個憂國憂民的好皇帝”
“皇上是個難得的千古明君,定會流芳百世。”冷憐月說道。
“可朕不是個好阿瑪”話鋒一轉,連帶著情緒也消極了下來。
“老大,老二,老八,老十三。雖然他們做的事情讓朕痛心疾首,但朕不怪他們。‘子不教,父之過’朕只怪朕沒能教育好他們呀!”
此刻的康熙不再是那個高高在上風光無限的皇上,他只是個父親,一個愛著,疼著,寵著自己兒子的老父親。
“皇上,奴婢記得曾說過有些人生下來就要比別人付出的多。因為您是皇上,這天下百姓都是您的子民。為何‘國家’二字是國在前,家在後。就因為國和家比起來國要比家重要的多。所謂捨得捨得,有舍才會有得。”冷憐月淡淡的說道。
“丫頭呀,你總是看的這般透徹。若朕的兒子們都似你這般朕也就可以放心了”康熙說完又喘了幾下。
“皇上,正因為奴婢
67、康熙駕崩 。。。
不是您的兒子所以才會看得這般明白。若奴婢真的成了皇子,恐怕比任何人都糊塗了”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冷憐月深知這個道理。
“哈哈,丫頭說的有理呀”康熙居然笑了,這讓冷憐月很匪夷所思。
“冷丫頭,朕想問你若朕歸天后朕的這些皇子們會如何?”康熙忽然嚴肅的說道。
冷憐月一愣,沒想到康熙能這麼問自己。
如何?該死的死,該殺的殺~~~~~~~~
思索了片刻回答道“依奴婢之見有兩種可能。一種相互扶持,一種針鋒相對。”
康熙幽幽的看了眼冷憐月,“朕估計只有後者一種可能”語氣是那樣的無奈。
“有些事是命中註定,誰都更改不了的”冷憐月說道。
“朕從來就不信命。”康熙似乎有些激動。
話說到此,冷憐月似乎明白了他叫自己來的目的。
“冷丫頭,朕這輩子生了許多的兒子。朕最不願看到的就是在朕走後他們兄弟反目,骨肉相殘。”
康熙頓了頓又說,“老八為人隨和,且又才華出眾。老九,老十,老十四均以他馬首是瞻。雖然他曾傷了朕的心,但他畢竟是朕的骨肉。朕記得你教暉兒背過《七步詩》,還告訴過他對自己的兄弟要兄親弟恭,因為他們身上流著相同的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