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小心仔細,不想在最後關頭出了岔子,那一批憑空冒出來的軍火讓霍展鯤扭轉局勢,竟然先給他安了個走私軍火圖謀不軌的罪名,甚至還神不知鬼不覺請來了總統府特派員,無疑是要踩著他脫困,讓他再也翻不了身,他被逼無奈只有提前起兵,然而到底只落了個奸計敗露狗急跳牆的罵名!
霍展鯤早已經藉著打仗之機將可以收編的兵力牢牢握在手中,上一次送霍展謙鍾雪落回順德就已經秘密出兵,是以鍾世昌剛剛一反大批軍隊立刻兵臨城下,鍾世昌甕中之鱉,霸著老巢頑抗幾日下來已經漸顯頹敗之勢,外界紛紛斷言這次平定內亂將會是霍展鯤剿滅外敵之後又一赫赫戰績,殊不知表面的風光輝煌之後,霍二少爺也已經小心翼翼提心應對。
霍展鯤大權在握鋒芒太露,從接手易軍起便在不斷豐滿羽翼,與白俄締結盟約穩定邊界,一意孤行攻下勐軍擴張勢力,現在又割掉鍾世昌黨羽毒瘤,將所有的制衡因素全部打破,權利急速膨脹,早已經讓民國政府視為隱患提心吊膽,因此雖然鍾世昌跨臺,不少倒霍派仍舊抓住之前的彈劾案不放,定要藉機削權。
如此算計霍展鯤怎能不明,他開始還給總統府面子,難得收斂脾氣拿出好好態度敷衍著,可一日兩日三日地糾纏著終於被煩得失了耐性,態度日漸強硬,那些走過場的調查庭審根本就再也不出席,只放出“人不負我我不負人”的話來,自然是重兵在握有恃無恐了。
然而他卻不是一味恣意胡來的人,他的有恃無恐自然是真正的有恃無恐,雖然精銳之師已經調去圍攻鍾世昌,在這多事之秋他的兵防佈局仍舊嚴防死守滴水不漏,他更是坐鎮駿都遙掌大局,雖然小有動盪,但總算各處的攻守換防有條不紊,後方補給持續充足,更讓人見識了易軍如今實力。
本來事情盡在掌握之中,只是誰也預料不到突然生出的變數,就如那一句“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在某個未能察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