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協助我們考古發掘?”
李大嘴搖搖頭,嘆道:“師妹啊師妹,在科學麵前,直覺只是一道佐餐小菜。難道你忘記了,在周謙發狂時,曾經說過的話?‘她終究是要藉助人力,完成使命。’梁珂,女人的情感和直覺我雖然非常理解,但這不能代替邏輯。如果譚教授有問題,那麼,這一定與黑衣女人,營盤遺址,甚至小河墓地、太陽墓地息息相關!”
李文常正經時說話的語氣,通常是擲地有聲。我一時間陷入深思,沒有反駁。魏大頭卻開口說道:“還有一種可能。”
瞬間,我們的目光都集中在魏大頭身上。
“如果不是譚教授有問題,那問題就大了。很有可能除了我們三個,以及這個暗中提醒‘有鬼’的第四人,隊裡其餘的人都有嫌疑。如果是這種情況,就說明這個第四人除了我們誰都不相信,他知道我們和梁珂的關係,警告梁珂就等於警告我們,而且相對來說梁珂在隊裡資歷最淺,目標最不明顯看,警告梁珂,使他身份暴露的可能性最低。”
一時間溫暖的陽光都冰冷起來。李大嘴又抖了起來,顫聲道:“蒼天,我們該不會是進入殭屍考古隊了吧?如果我能活著回去,一定要出本回憶錄,題目就叫《我和殭屍一起考古發掘的日子》。”
老魏的眼神似乎有點疲倦,淡淡道:“吃飯吧,這事兒先別露風聲,多聽,多看,少說話。總之,這個隊是有點古怪。”
103、
我們仨蹲在地上吃飯時,用筆桿在沙地上畫了一個關係圖,分析“隊裡有鬼”這四個字可能的指向。為了不引起別人注意,李大嘴畫了個五子棋盤,假裝和魏大頭切磋。
對於兩位大神的分析來說,他們更傾向於先找出留言警告的人。此人一定掌握了某些我們不知道的資訊和秘密,找到他比找到所謂的“鬼”更靠譜一些。
在我內心深處,對所謂的“鬼神”之說一直都有抗拒排斥。鬼神之說在我看來不僅荒誕不經,也無法用真實的資料、證物來進行驗證。但見兩位大神卻以極其投入的心態,在地上畫出各種小格子,裡面填上人名代號,中間格子畫了一個卡通式有犄角的、上下兩排利齒的鬼,旁邊打上了一個問號。
在這個以利齒鬼為中心的沙盤裡,兩位大神的排列分析是這樣的:
譚教授(重大嫌疑)→陳偉(有嫌疑)→李仁熙(基本無嫌疑)
於燕燕等飛龍大隊成員(無嫌疑)
高宏(有嫌疑)→向志遠(有點嫌疑)
竇淼(有重大嫌疑)
考古三劍客(正義的化身,絕對無嫌疑)
以上所謂的嫌疑,是針對“鬼”的嫌疑。而警告者也可能存在於這些嫌疑者中。我看了半天之後總結了一下:“目前沒嫌疑的除了我們仨,就是李仁熙和於燕燕的隊了。”
李大嘴點點頭,“李仁熙的碩士是在臺灣讀的,剛到大陸來不過兩年時間。若說他與此事有什麼瓜葛,我看是絕無可能。於燕燕和她的隊員是部隊出來的,我們必須相信政府相信國家,可能性也基本接近零。”
魏大頭補充道:“除了有重大嫌疑的譚教授,陳偉和高宏、向志遠,竇淼都有嫌疑。陳偉參加過多次考古發掘工作,而高宏和向志遠也不用說了,就是在博物館裡的古屍、遺物中泡出來的。這三個人都有共同特徵,工作環境陰氣重,常年接觸考古事物,對古遺蹟相當熟悉,具備專業知識和接觸靈異事件的機會。”
我插嘴問道:“那竇淼呢?他跟李文常是同學,又不是考古專業的,為什麼他是重大嫌疑?”
李大嘴搖搖頭,輕聲道:“你沒覺得竇淼這個人很陰嗎?”
104、
竇淼吃完飯拎著飯盒在沙地上散步的當口,見我們仨嘀嘀咕咕,便走過來看熱鬧。竇淼在隊裡沒什麼朋友,除了李大嘴比較熟悉,其他人都是進隊以後才認識。他不大愛說話,很少見他有表情,總是一副冷冰冰的樣子。即便偶爾說個笑話,也是冷到不能再冷的笑話。
見竇淼走過來,魏大頭裡忙警惕的將沙子抹平,重新畫了棋盤出來。李大嘴見狀趕緊和魏大頭開始下棋,我則做觀棋狀。竇淼看了看棋盤,忍不住停下腳步,站在一旁不語。
李大嘴跟老魏下棋,無論是圍棋、五子棋、國際象棋還是跳棋,基本上沒有勝算。他也因此發明了一整套耍賴的技巧,比如碰翻棋盤,比如偷子,比如趁老魏不備改棋。但在這沙盤之上,眾目睽睽,李大嘴只能硬著頭皮上。瞬間老魏就佔了優勢,兇悍進攻,老李只能苦苦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