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藏呢?此時派太子去找龍珠,跟派他去送死又有什麼區別?
照此看來,那傳聞便不是空穴來風,皇后與國師,的確是大有改立太子的心思。
其實只要能安居樂業,百姓們才不會去理會誰當皇帝。而朝堂百官。早已對這種皇室血脈爭奪王位的事情司空見慣了。只要最終繼位的是軒轅血脈。不至於攪得天下大亂,是太子曉白也好,是靈王曉蘭也好。都無關緊要,最重要的走到底誰最後能給自己帶來更多的好處。
而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太子雖有皇帝支援,但靈王畢竟也是軒轅大帝的親生兒子,所以沒什麼偏坦之說。而皇后與國師,明擺著是夾持靈王的。因此。滿朝文武,只要是不傻,都知道該如何選擇。
畢竟,如果太子當政,天下理所當然是他的,百官對他來講,根本就沒什麼功勞而言。而依著他以前的性子來看,恐怕凡事都會親力親為。治下也一定很嚴,想要從他手裡撈到好處,恐怕不是那麼容易。可靈王就不同了。
靈王目前還不是太子,而且年紀尚幼。則皇帝現在也不過五十來歲。要他退位,恐怕還有二三十年好等。如果在此時努力拉攏靈王,一但待他成年,先皇老去,再將靈王扶上寶座,那自己就是“功臣。了。
因此,即使百官表面上雖然並沒有附和皇后與國師,但私底下,恐怕已有一半以上,背地裡對靈王暗送秋波了。
其實,只要太子找不到龍珠,這事兒也就算了了。到時候皇后隨便找個什麼藉口,稱太子無能,再改立靈王為太子,這一切都是順理成章的事。要是太子意外死在外面,那當然就更好。
可誰料到,太子雖然沒能親自找到龍珠,但卻帶回了找到龍珠的人。這一下,一連三粒龍珠擺在皇帝面前,皇后就是再不情願,又有什麼話好說?
如今看來,就連皇帝也對皇后的一些做法有些不滿,因此才有意扶植沈雲飛,以擴大太子的勢力。
按說皇帝發言,滿朝文武應該無不是從才對。只可憐那些瞄準了靈王這棵大樹,對其暗送秋波的官員貴族們,這時候要走出爾反爾,別說事情一鬧出來面子上過不去,就是皇后那一關,恐怕也不是那麼好
。
為此,那些早已暗投皇后的官員們,此時站在朝堂之上,的確是猶如油煎火烤一般。聽得皇帝有意要扶值沈雲飛這個鐵板釘釘的“太子黨。”這些安員哪能不留意皇后與國師的動靜?
皇后自然不難發覺這些官員貴族們投來的目光,只不過眼下在說的只是區區一個沈雲飛,還不值得她這個一國之母當庭發言。不過這並不要緊,因為該說的話,總會有人說的。
果然,就當那些將期待寄於皇后身上的官員們額頭上開始冒出第一顆汗珠時,立於皇帝身側的國師輕輕咳嗽了一聲,緩緩說道:“今天的話題,好像岔遠了吧?”
這話聲音雖然不大,但卻吸引了足夠多人的注意。於是,頓時有官員上前說道:“是啊,皇上。語夢郡主的婚事到底如何,還是回頭再議。今日,是否應該先決定沈云云尋回龍珠。該受何等獎勵?”
軒轅大帝輕輕一笑,沒有吭聲,他哪能不知道
封伯熙也知道這時候不是談兒女婚嫁的好時候,反正他也只是打算當著文武百官,把這件事情給挑明瞭,省得有人再就這問題上挑沈雲飛的毛病。至於過後沈雲飛該受什麼樣的封賞,不在他的考慮之列。只要沈雲飛沒有被調往鳳翔,他這個鳳翔主婿,基本上就沒什麼發言權。
看著封伯熙領著魂不守舍的鳳語夢退至一旁,沈雲飛站在大殿之中。只覺得天旋地轉,渾然不知所已。
就在封伯熙說出要將鳳語夢嫁給沈雲飛的時候,朝堂上的一切便早已與他無關了。此時,他滿腦子想的都是這件事是否會變成現實,語夢是不是真的能成為自己的妻子?
要是她願意嫁。那花映月的事情又該如何解決?而如果她不願意”是啊,這似乎只是師傅一廂情緣。好像還沒有問過語夢自己的意思。
哎呀,怎麼突然又不說這個問題了呢?為什麼不當面問問語夢的意思?只要有了語夢,自己可以什麼都不要,還商議什麼賜封行賞啊。
沈雲飛此時心亂如麻,只恨不得當面向皇上表明自己的心跡。只是。他還知道這裡沒他說話的地方。皇上沒有問,他要是多嘴多舌,搞不好要弄巧成拙。既然皇上說了再議,那就再議吧。
既然國師發了話,朝臣們便你一句我一句地說開了,說來說去,基本上也都是廢話。賞是一定要賞的。關鍵就在於賞的多少問題。是給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