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子是偶非常討厭的東東,跟蠅蠅和小強一樣讓人防不勝防,宋代歐陽修寫的“憎蚊”詩中說它們:“雖微無奈眾,惟小難防毒”;讓人感喟“燻之苦煙埃,燎壁疲照燭”,就突出表達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憤怒。
一、蚊香是怎麼來的:
蚊香的發明可能與古人端午節的衛生習俗有關。《荊楚歲時記》記載:“端午四民踏百草,採艾以為人,懸之戶上,禳毒氣”。早年端午節人們除在門口插上艾草外,還常浸泡雄黃酒塗在身上。這樣做可能使空氣清新一些,其次還有防止蚊子叮咬的作用。
蚊香的發明可能還與古代燒香祭祀的習俗有關。最早記載這一習俗的是《詩·周頌·維清》:“維清緝熙,文王之典,肇?。”意思就是周人透過燃燒一些柴火冒煙來祭天,稱作“?”或“?祀”。
二、蚊香是何時發明的:
蚊香出現的具體時間現在還不太清楚。大約漢代開始有真正的香,因為漢代出現了香爐。此外,史籍記載,漢代曾有透過焚燒“月至香”以“避疫”的記載。說明燒香從“與神明溝通”到“避疫”,香隨材質的變化,功能也在擴大,因而在此基礎上衍化出以“驅蚊”為目的的“蚊香”似乎也在清理之中。
從上述歐陽修的詩中可以看出人們已用煙燻的辦法驅蚊。
原始的蚊香出現在宋代。根據宋代冒蘇軾之名編寫的《格物粗談》記載:“端午時,收貯浮萍,陰乾,加雄黃,作紙纏香,燒之,能祛蚊蟲。”這應當是較早的“蚊香”。其中提到的材料是很有意思的,雄黃是硫化砷礦石,也是古代用途很廣泛的殺蟲劑。書中還提到製作蚊香時,於端午節時取材,不禁讓人聯想到“蚊香”的與這個節日的插艾草和使用雄黃酒有某種關聯。
從一個近代來華採集茶種的英國人福瓊(RobertFortune)的著作《居住在華人之間》(AResidenceamongtheChinese)中看到有關記載。1849年,這個英國園藝學者在從浙江西部到福建武夷山的途中,由於氣候炎熱潮溼,他和隨從都被蚊子叮得整夜無法閤眼。後來他的隨從購買了一些當地人使用的一種蚊香,這種蚊香對驅殺蚊蟲很有效。後來他把這一資訊帶回歐洲後,引起西方昆蟲學家和化學家的極大興趣,紛紛詢問他這種蚊香是由何種物質所合成。後來,他在浙江定海瞭解該蚊香的配方,發現此種蚊香由松香粉、艾蒿粉、菸葉粉、少量的砒霜和硫磺混合而成。
儘管中國古代已經有蚊香,但進行技術革新並使之進行工業化商品生產卻是由外國人首先進行的,這說起來不免讓人遺憾。
第二卷 第三十三章 敬酒
酒過三巡,演武場裡大半人都有些醉意醺醺了,楊大媽抱怨著,明兒一準許多人都爬不起來。安寧隨口接道,那不如再做道解酒湯。
楊大媽撓頭道,“解酒湯?咱這兒能做麼?”
安寧笑道,“其實就是酸辣湯,拿罈子裡泡的酸菜切細,再切些筍絲、肉絲、豬肚絲什麼的,放些鴨血、豬血也行,打個雞蛋花進去,多放些胡椒,調成酸辣味,湯就成了,暖胃醒酒,正宜秋冬節氣。”
楊大媽道,“這個簡單,聽著就開胃,那咱們試試,反正東西都現成的。”立時就讓人烹製去了。
眼見天色已晚,楊大媽和那些婦人一商議,她們今晚就不回去了,安寧邀了楊大媽晚上去她那裡住。
那酸辣湯送上去後極受歡迎,許多桌都拉著送菜的兄弟要加,廚房又煮了一撥送上。好容易都忙完了,安寧只覺兩腿又酸又軟,在院子裡找個黑暗的角落坐下來正捶著腿,忽見小吳匆匆跑來,不一會,楊大媽從廚房出來,喊著,“小六,小六!”
安寧忙站起身來,“楊大媽,我在這兒呢!”
楊大媽笑道,“小六,大當家的想見見你呢。”
安寧怔道,“見我?一定要去麼?”
楊大媽笑道,“別怕,有我呢,我跟你一塊兒去。”
小吳也在後面道,“對呀,小六,走吧。”
楊大媽拉著安寧就走,路上安寧悄悄地問,幾位當家的都姓甚名誰,脾氣如何。
楊大媽笑道,“敢情你來了這些天,還沒人跟你說啊?大媽告訴你啊,咱寨子裡一共三位當家的。大當家的姓魏名山泰,四十多了,有兩個閨女一個兒子,家眷都在後山呢。大閨女和你差不多大,二閨女十來歲,兒子最小,才七八歲。你一會兒別看他相貌兇惡,其實心地是最軟的。二當家是大當家的師侄,叫周復興,他從小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