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部分(3 / 4)

到地方就幹了,哪裡還有水灌溉?說起來吧,原來騰格爾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並沒有合併,那時候,石羊河也比現在要長得多,在西關北部匯成一大片海子,稱為青土湖。在青土湖周邊,是大片的草場和林地。可是當年不是以糧為綱嗎?就在這裡截流建了這紅崖山水庫。水被截流了,青土湖失去了水源,就漸漸乾涸了,那一大片豐美的草場也很快就被黃沙淹沒,從而使得騰格裡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成功匯合,成了今天的模樣……唉……據老人們說,當年青土湖周邊可是有幾十萬頃的大草場,是整個河間水草最好的草場……”

聽大王師傅這麼一說,顧爽也只能沉默了。

這一段記載,顧爽也曾從西關的相關歷史上看到過。

當年的西關綠洲,之所以水草豐美,就是因為幾條河流和因其形成的大小不一的湖泊。其中石羊河和青土湖就是最大的河流和湖泊。石羊河的水,枯水之年能夠滋潤流經沿途的大片草場和農田,豐水年或者洪水之年,河水外溢,雖說流經沿途的土地和草場會暫時淹沒,可洪水之後,則代表著大片草場的興旺,周邊的居民失了農田的收益,大可以從草場的放牧中找補回來,千百年來,就是如此一代代在這片綠洲上繁衍生息,造就了輝煌的綠洲文明。

只是,當年人們從飢餓中掙扎出來,餓怕了肚子,想的就是怎麼多墾田,多達糧,從而不再餓肚子。於是乎,伐林造田、開墾草場的事兒成了風潮,無數草場、森林被毀,到如今,不得不退耕還林、退牧還草……可是,事情往往是破壞起來容易,再想恢復,確實千難萬難了。

不過,幾段文字和親眼所見,感受可謂天差地別。看著即使在水庫周圍也是大片黃乎乎的沙土地,顧爽根本沒法想象出,當年幾十萬頃水草豐美的優良牧場會是什麼樣子……

這種種教訓,都告訴她一件事,那就是絕對要因地制宜,而且絕對不能急躁。什麼事情,忽略了當地的實際情況,死板硬套,很少能夠成功。即使暫時有所收穫,也往往給當地造成嚴重的破壞。什麼事情,急了,就往往急功近利,卻忘了一句欲速則不達的老話。

還好,她們採用的是打深井,而且灌溉也是採用的一系列節水模式,管道輸送,滴灌、噴灌等等,相信,只要腳踏實地,一步一步地來,一年,不兩三年後,她的種植園就會成為一片新生的綠洲。

定下目標,再次抬眼看向車窗外的大片黃沙,顧爽也不再如之前那般只是感嘆,眼前這片黃沙,彷彿已經化成了與她對敵的千兵萬馬,鼓聲陣陣,戰馬嘶鳴,大戰一觸即發。

因為沙漠種植經驗幾乎為零,天澤公司徵下的土地,也是選取了一塊靠近水源不遠的地方,在西關縣城東南方向三十里處。原來也有條雙羊溝的河流,可惜沙化日益嚴重之後,河流再就斷了,如今只存下短短的一段河溝,雖然仍舊被稱為雙羊溝,卻已經不成氣候,眼瞅著,水量逐年減少,如此下去,離徹底乾涸也用不了多久了。

天澤公司徵得土地就在雙羊溝周圍,包括雙羊溝在內,一共六百多畝土地,邊緣捎帶著兩個村子,一個林場。

到達西關縣城後,顧爽辭過大王師傅,簡單吃了點兒東西,就直接開了前一次來時買的大吉普,朝著種植園而去。

鄭卓然這段時間也比較忙,幾乎每天都要下鄉,不到夜裡不會回來。顧爽即使來了西關一般也只是通個電話,然後各忙各的。

種植園的土地徵下來之後,因為趕時令,也來不及先將水利工程做好,只能整地、栽種和水利齊動手,另外,還要修建員工宿舍和公路。

西關縣到武市的公路也只有一條,雖說號稱是省級公路,可路面常年失修,又有風沙的不斷侵襲,路面狹窄,四車道的公路,兩輛大卡車會車就相當勉強,而且路面坑窪不平。縣裡到村鎮的路更是簡單的很,除了通往各處鄉鎮有簡易公路外,各村基本上還是黃沙路,下了雨倒是還好,沙土地遇水比較平整,只要雨水不是特別大,就很好走。可是,這裡是沙漠化嚴重地區啊,雨水實在是罕見的很,所以,未經休整的黃沙路遍佈黃色的細沙土,又松又軟,腳踩上去,深的地方能沒了腳踝。車子開上去也根本提不起速度,而且,動力稍微差一點兒的車子,根本走不動,一不小心還會陷進沙坑裡去。所以,顧爽只好給自己買了一輛越野效能佳的大吉普牧馬人,外表四四方方的,很有骨感,越野效能和透過性卻是不錯的。

三十多里路,即使透過性好的牧馬人,到達種植園也需要一個小時。

停好車,顧爽卻不能立刻下車,而是靜等著車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