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部分(2 / 4)

了,加之年前進村去慰問老人,四個村子裡的人鮮有不認識顧爽的。但是四個村子加起來也有兩千多口子人,顧爽卻還不能認全乎,也就是看著眼熟,聽這麼老人和她打招呼,也只能乾笑幾聲:“伯伯們,你們叫我顧爽、小爽都行啊!別叫啥顧總了。”

那些老人都善意地笑笑,答應著。顧爽看了一圈兒也沒看到王鎖柱老人,不由問道:“鎖柱叔還沒來?”

其中一個面色紅亮的老人指著遠處的水面上:“鎖柱老哥早來了,那不是!”

顧爽回頭看去,遙遙看到一頁小船浮在遠處的水面上,上面站著一個人,看不清面目,但身形清瘦矮小,可不就是王鎖柱嘛!

“噯,鎖柱叔怎麼自己上船了?”顧爽不由擔憂道。王鎖柱老人的捕魚技術確實不錯,水性也一定很好,但畢竟已經七十四歲了,這個年齡一個人上船還去那麼遠的地方,萬一有個閃失,顧爽自己都過不去。

可,王鎖柱已經到了河塘中心,隔著這麼遠的水面,顧爽也只有乾著急沒辦法啊!

“放心吧,鎖柱老哥使得一手好船,年輕時可是闖過黃河的!”一位老人在顧爽身後出言安慰著。

這種情形,顧爽即使不放心,也實在想不出其他的辦法來。等著也是等著,顧爽就將帶來的魚簍綁在魚竿上,一個個下到河塘裡。顧媽媽和周老太也拿出帶來的瓜子、乾果和老人們一起吃。

周老太和顧媽媽年齡大了,和老人們相處起來容易,很快就聊起天來。馬札不夠也沒關係,河塘邊兒有的是去年的乾枯蘆葦,兩個老人去揪了兩把,手一扭一拍,就成了個簡易的蘆葦墊子,分給大家坐了。

老人家這個動作看在顧爽眼中,她再抬眼看看仍舊那一大片的枯黃蘆葦。浩浩蕩蕩蘆葦叢足有四五畝甚至更多,原來,每到冬季,河水結冰之後,村子裡的人會來收割蘆葦,賣給造紙廠,或者編一些蘆葦蓆草墊什麼的。但大冷天兒收割蘆葦,又冷又累不說,收割的蘆葦還賣不了幾個錢兒。是以,有了更好的收入來源,這蘆葦塘就完全自然生長了。每年舊的不割,新的又長出來,一茬接著一茬。

顧爽看著一大片蘆葦就開始琢磨,去年也是她忽視了這一塊,其實蘆葦是很好的青飼料,每年能夠收割兩到三茬,青飼料和青儲飼料都不錯,牛羊等食草動物都比較愛吃。只是,那樣的話,來野鴨塘度夏的候鳥們可能就會受到影響,想了想,顧爽還是覺得應該在幹蘆葦上做文章。

雖然現在已經化凍,收割蘆葦的最好季節已經過去,但有割草機,也並不太困難。

“媽媽,媽媽,捉魚!”寶寶和熊熊、一撮毛在河邊的草叢裡玩了一會兒,因為惦記著魚簍裡捉的魚,就跑回找顧爽起魚簍。

顧爽收回思緒,提著魚竿將魚簍一個個起出來,嚯!一開春魚肚子裡沒食兒,又要面臨繁殖季節,河裡的魚都特別貪吃,不夠十分鐘功夫,幾個魚簍里居然都收穫不小,不僅僅是黃鱔,什麼鯽魚、鰱魚,讓顧爽高興的是,居然還有四五條扁扁長長地白色魚,看起來很像黃河刀魚。

顧爽趕忙叫過顧媽媽和周老太:“媽,阿姨,你們來看,這是不是黃河刀魚?”

周老太曾經做過無數次黃河刀魚,對於這種魚自然認識,一看就點頭道:“是,是,正是黃河刀魚了。”

說起來,顧爽前幾天已經派人去黃河口捕撈了一些黃河刀魚回來,可那些刀魚明顯的已經有了些變種,身子短了些,也厚了些。顧爽也只好先養著,沒想到,這次來野鴨塘捕撈黃河鯉魚,卻能意外收穫到這種儲存完好的野生黃河刀魚。

看那白魚狹長柳葉般的流線形身條,顏色銀白,而且魚身菲薄,恰如一抹雪亮的刀刃,真真正正就是她小時候見過的黃河刀魚。

顧爽喜滋滋,又小心翼翼地將幾條黃河刀魚放進準備好的專用水桶中,這些水桶中早已經放了顧爽為了捕捉種魚準備的太歲水。黃河刀魚雖然味美,卻極不易運輸和養殖,非常嬌氣,麗水即死。這也是黃河刀魚雖然味美,卻一直沒能人工養殖成功的主要原因。

意外得了黃河刀魚,顧爽大受鼓舞,樂顛兒顛兒再次將幾個魚簍下到水裡去。

顧媽媽和周老太,加上一個小寶則在旁邊的大盆旁開始挑揀分類。

因為魚簍的特點,捉上來的魚好些都是小魚苗,這些都被再次扔進水裡。巴掌大小的鯽魚可以做湯,單獨放一處;鯉魚不管大小,也都放一處;黃鱔當然也要,單獨一處;其他的小鰱魚、小柳根都不要,統統扔回水裡。鰱魚大了才好吃,小柳根其實也可以做魚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