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2 / 4)

這個是不可能的,除非她是日本人。

最關鍵的是,在日本,一旦多年媳婦熬成婆婆後,她們會將媳婦帶出來,正式交班卸任,然後自己過屬於自己的生活。對小兩口的生活不再幹涉。

在中國,這樣如此開明的婆婆很少見。尤其在上海,那顯然是天方夜譚。

這個時候,我的腦海裡清晰的出現了一些影像,以日本生活為背景的那些畫面,因為有很多鏡頭在日劇上看到過,因此構建這些畫面並不是很難的事情。一個人一旦有了想象力,可以豐富到這個地步。

不過說到這裡,我就特別羨慕,這個就是國家文化問題,這個問題很複雜,不是你我的閱歷所能理解,不是你我之力所能改變的,同樣也不是用三言兩語所能解釋得清楚的。

在我生長的城市裡,別的城市我不知道,但是上海婆媳不和是經常的事。對於這個問題,我還和Taiki爭論過,他非說上海女孩子不懂事,其實我覺得也不全是,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跟他說這個問題。因為獨生子女政策下來,我們這一代人基本上就成了家庭寵愛的物件。正因為如此,婆媳矛盾才特別突出。

所以爭持到後來,我很難再爭執下去了,因此,把話題轉移到上海城市整個特點,他才停止了與我爭持,耐心聽我對上海的描述。

說到上海。

正因為它是我所生長的城市,所以在上海的敘述遠遠要比華盛頓和名古屋多一點。

相比上下五千年的中國歷史來看,上海的歷史不光短暫,甚至不值得一提,在19世紀到20世紀的轉換,上海這個小漁港突然一下子名聲大噪,才有了上海灘。留下了很多傳說,這片土地一百年沉浮,佈滿了政治風雲。

由於隨著中國的發展,上海有著驚人的轉變。這轉變由陸家嘴為中心,一圈一圈向外盪開。於是,這個城市發展得比原先更加緊湊。幾乎看不到代表歷史的東西。很多東西都被推倒重建了。留下來的除了歷史建築和遺蹟,剩下來的就是為數不多的老洋房。實在是稀罕的可以。

很多人一說到上海,就想起那些幾個標誌性的地段。外灘,人民廣場,南京路,淮海路,還有徐家彙。極其繁華,讓人驚歎,這個是一個以光速往前發展的城市。

一群繁忙的人,奏響了生活的樂章。所以在這個城市的人們的腳步永遠是那麼匆忙,從不為誰停一停。

都說上海是繁華的大都市,不過要在這繁華的間隙裡去尋找那古老的印記不是很難的事。

上海的老房子就基本夾雜在新式的建築中間。零零散散得散開著,看著地圖的版圖,不難發現,幾乎每個區域都能找到那些老舊的痕跡。

實在是無法絕跡的那帶有歷史印記的東西,到處都有。隨便轉個彎來看到。

湖南路一排排舊式風情,一出來繁華的淮海中路。再轉個彎踏入衡山路又看到中世紀的風情。彷彿置身於舊時。不管怎麼走,總是能看到新舊交替的畫面。總是有人說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但是很多時候新舊能共存。至少我認為他們共存能帶來視覺上的衝擊效果是不可比擬的。

都說上海是東方的巴黎。巴黎我是沒去過的,但說上海是東方的巴黎,由此可見在人們心中,上海的評價甚高,相信人們給它的評價不是沒有道理的。上海這東方巴黎的稱號不是蓋得。

雕刻時光所遺留下的璀璨,就像鋪了墨一樣。然後一點點盪開來。一蕩便是幾十年。據我所知道的巴黎很多東西大都都是保留中世紀的特色。也就是說目前的巴黎的特色是奧斯曼時期所保留的。

我不知道上海是誰的特色。總之有一種特別奇怪的感覺。有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驚喜。當你滿目琳琅的新式建築,產生視覺疲勞的時候,轉個彎看到一些些老式的建築,相信會有更多的驚喜在裡面,然後放慢腳步細細欣賞。

人就是這麼奇怪,總是貶低過去時的東西,但是卻不能阻止他們去欣賞的心情。人有的時候就這麼矛盾吧。不如說是那些舊時的建築美麗得讓他們無話可說。在美的事物面前選擇了沉默。

就這樣璀璨的城市裡,殘留著一些僅存的老上海特色的東西。正因為這個具有時代特色的東西不多,才顯得彌足珍貴

當一個人習慣看到現代化的東西,看到老式的東西多半有種強烈的牴觸感吧。當你站在老房子面前,你討厭的只是他們粗糙的外殼。

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在粗糙的外表下,卻有精緻的內部。我不禁感嘆,那些老房子不過是上海歷史的濃縮。也是上海原來的風格上的延伸,海派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